身心障礙者在從事運動的過程中,需考量個人的身體的狀況,隨時注意運動給身體帶來的影響。為了安心的達到運動目的,身心障礙者從事運動時,必須注意下列事項:

過程循序漸進
運動方式可以從簡單到複雜,或從容易到困難,依次循序漸進、慢慢學習,切記不要操之過急。
請繼續往下閱讀
適合自己目標
運動時要根據自身年齡、運動能力及身體功能等,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項目及適合的訓練方式,不要設定過高的目標。
選擇安全環境
請您在安全的環境下從事運動:光線充足、地板平整、空氣流通、無障礙物等。
身體平均運動
平均運動身體的各部位,增加身體不同部位的活動能力,也可選擇促進身體全面協調的運動方法及內容。
依個人需求調整
要達到適當的運動量,才能達到運動的目的與效果,但運動時一定要依據當下的身心理狀態,做適當的調整。請適當休息、補充水分,若運動過程中有不適,請立刻停止運動,至陰涼處休息。如果不舒服的狀況沒有緩解,請立即就醫診治。
若無法參與全身性運動,建議得就各運動項目依個人需求進行調整,如坐肢原地踏步,下肢不便者,可僅律動雙臂,一樣可以達到運動效果。
請繼續往下閱讀
注意運動強度
運動是為了身體健康,所以運動強度、身體負荷、運動技巧的控制都要多加注意,運動過程前切記預防運動傷害和疾病,避免傷害事故發生。



本文章內容由「教育部體育署」提供。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