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才正式成立的晨星女子棒球隊,第二年參賽以6勝5敗的成績結束本屆臺灣女子棒球聯賽,比起去年成績大幅進步。走過人力短缺、沒有場地訓練的日子,今年終於迎來隊上重要的轉捩點,屬於她們的故事,正要開始。
晨星主體成員以國立體大在校生及畢業生為主,成軍後也有非國體學生加入,彌補單憑「國體體系」球員人數不足的缺口,逐漸成為桃園、林口地區不可小覷的女棒球隊。

隊長王瑄羽正是桃園人,從小就是棒球迷的她,國中時黑豹旗全國高中棒球大賽開打,見識到「女球員和社團球隊也可以在球場爭霸」,高中鼓起勇氣加入棒球隊,成為隊史第一個女生,雖然和男生相比身體素質有所差距,上場機會也不多,但樂在其中的她還是打滿兩年,高三才因準備考試退隊。
想往體育相關科系發展的她,不諱言當初選填志願時,就有大學後想繼續打球的想法,最後錄取國體,也順利加入球隊,延續自己的棒球路。從隊上唯一的女生到成為女子棒球隊的一員,王瑄羽說:「大學打球比較有成就感,因為大家都在同一個起跑點競爭,看到比我厲害的人也是女生,就覺得說不定我有一天能朝她邁進,不是一個遙不可及的目標,就有動力繼續下去。」

副隊長陳屏是隊上的開心果,笑說自從開始打球之後,花了很多時間在球隊上,時常無法回家,甚至父親開始後悔當年帶她看棒球,讓她一頭栽進棒球的世界,但若重來一次,她還是會做出同樣的選擇,「雖然很累,但是開心大於累。」比賽有轉播的時候,她會邀請家人收看,「讓他們知道我真的有在打球!」明年將畢業的她,雖然無法肯定是否能留在球隊,但憑著對棒球的喜歡,絕對不會輕易放棄。
陳屏的隊友兼室友何品萱,兩人共同點是大學才接觸棒球,對她們來說像是認識「新世界」,但和陳屏不同的是,何品萱一加入球隊之後就是主力,雖然她笑著吐槽:「因為那時候就只有9個人啦!」從零開始起步儘管辛苦,但她非常享受其中的過程,不僅表示「練球時球衣越髒越開心」全心投入在棒球的世界,已經成為獨當一面的選手,同時她也考取C級教練證,持續精進自己的實力。

這群來自國體的女孩在第一屆女子棒球聯賽時是以「國立體大」身分參賽,然而隨著校內參與女棒的新生人數下滑,考慮到球隊的未來,隊上共同決定成立「晨星女子棒球隊」以招募新血,他們將消息公布至網路上,也請附近里長宣傳,甚至還到大魯閣貼傳單,果真吸引到3.4名新球員,包括正在黑豹旗打拚的高中生,更多元的組成讓晨星的隊形逐漸完整了起來。
今年八月,已在建中棒球隊執教13年的廖建智教練加入晨星,為晨星注入活水,不僅有更加系統化的訓練,也讓比賽時的戰術更加靈活。副隊長陳屏表示,廖教練來隊上之前,選手一上壘常常無腦亂衝,怎麼出局都搞不清楚,有了教練的率領,場上的人能夠更加進入狀況,無疑提升了選手的表現。

隊上還有一名資深人物,已過天命之年的大學姊江宜玲,因為熱愛運動,從小跟著周遭的人接觸快壘、慢壘等運動,也會和男生們一起練球,直至34歲到北體(現北市大學)正式接觸女子棒球,之後至國體就讀,和潘欣怡、劉靜宜成為國體女棒隊的「創隊元老」。
江宜玲透露,2005年就讀國體時,曾被選上候補國手,當時2006世界盃女子棒球賽在臺灣舉行,雖然最後沒能候補上,但當時已經36歲的她,面對甲組選手還是能掃出右外野的三壘安打,令她相當自豪。後來雖因人數過少,球隊遭遇過停擺的空窗期,但如今也和同期隊友和學妹們一起在場上打拚。

晨星有個特別的「贏球儀式」,來自廖建智教練的發起,只要比賽贏球的話就會排成一個圈圈互相擊掌,擊掌要持續多久時間完全看當天的心情,陳屏笑說,隊上氣氛一直都融洽,學姊學妹間沒有代溝,教練也很好相處,不會因為身分而有什麼顧慮,贏球時每次擊掌大家總是會特別開心。
晨星的完整隊名是「晨星Fearless」,和名稱一樣,這群喜歡棒球的女孩充滿活力,對未來充滿期許,如同清晨裡閃耀的星星,正要冉冉升起,她們無所畏懼,勇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