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世界盃足球賽觀戰專輯》
出走文創編輯群 著 / 出走文創工作室 出版
為大場面而生 ─ 孫興慜
(以下節錄自本書 p.110-115)
作者:卜多力
「Sonaldo」——由他的姓氏拼音「Son」,和鼎鼎大名、綽號「外星人」的巴西名宿「Ronaldo」這兩個字結合,名帥Jose Mouninho是這樣稱呼他的。
他不但活躍於英超強權托特納姆熱刺,甚至是英超的金靴獎得主——歐洲五大頂級職業聯賽史上,首位出身亞洲的金靴。
他是孫興慜。
締寫紀錄的進行式
2022年5月22日,托特納姆熱刺客場5:0大勝諾維奇,孫興慜攻入2球,他以總計23個進球,為閃耀的賽季收官。儘管這個數字無法超越同時比賽、攻進了1球的利物浦前鋒Mohamed Salah單獨居冠,但並列金靴,已足以改寫歷史。
更難能可貴的是,孫興慜的所有進球都來自運動戰——畢竟在熱刺,負責操刀12碼罰球的多半是隊內領袖、英格蘭國家隊隊長Harry Kane。相比之下,Salah當季則有4個進球來自12碼罰踢。
孫興慜以驚人爆發力、奔跑速度著稱。此外,他的盤帶技巧卓越,過人如切瓜砍菜,也為他贏得「超音速(Supersonic)」的美名。尤其在關鍵時刻、大賽場面,孫興慜總是發揮得更好,讓對手吃盡苦頭: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德國敗給韓國,首次見負亞洲隊伍,在所有人都疲憊不堪的第90+6分鐘,孫興慜以不可思議的速度追上看似要出界的高吊球,一腳射入空門,為韓國鎖定勝利;2018-19賽季歐冠八強,他兩回合共進3球,一人擊毀曼城;2019年12月8日,他對伯恩利演出12秒內帶球狂奔73公尺、過掉七人的進球神技,這次奔襲破門,贏得了當年的普斯卡斯獎。(該球影片)
2020年9月20日,他面對南安普敦時,在26分鐘內狂灌4球,成為亞洲球員在英超「大四喜」的第一人;2021-22賽季,次循環面對利物浦破門,毀掉紅軍競爭英超冠軍的指望;同是下半季,除自身破門外,他也製造一次12次碼罰踢、開角球間接助攻、甚至迫使對位防守他的球員領到紅牌出場,熱刺在北倫敦德比以3:0羞辱世仇兵工廠。
不僅如此,孫興慜還持續改寫各種亞洲球員於水準最高的歐洲足壇的紀錄,包含:他將自身保持的最多雙位數進球賽季、連續雙位數進球賽季分別推進到九季、六季,更是史上第一位能在五大聯賽單季進20球以上的亞洲球員。本季他持續堆高進球數,目標直指大前輩「車炸彈」車範根在德甲花了11季才達成的98球、目前亞洲球員紀錄。
非典型養成路
孫興慜並非在正規的青訓系統成長,而是以體系外的訓練方式養成,其最大功臣是父親孫雄正。孫雄正曾入選韓國國家二隊,卻因傷年僅28歲就掛靴。隨後,他前往西班牙、德國、巴西等地考察足球列強的訓練系統。孫雄正的眼界大開,也決定替踢足球的兩個兒子安排不一樣的養成路——他們不在韓國職業隊合作的足球名校念專班,而是由父親親自帶領他們「體會足球」。
孫雄正以「享受足球」為座右銘,他認為,韓國足球無法進步的原因,是因為過度重視勝利,導致訓練超越負荷而受傷。但同時,他對基本動作與控球能力有非常嚴格的要求。
在訓練中,孫興慜與兄長每天光是枯燥單調的挑球,就要做三至四小時,只要沒完全掌握新學的技術,就不准換到下一個動作。但其他的訓練,便是適可而止。正式訓練更是以兩小時為限,以不會造成運動傷害為原則。
孫興慜到初中三年級才首度踢正式比賽,高中一年級時,德國名門漢堡提供三個試訓名額給韓國足球協會,孫興慜不負眾望地把握這個機會。高中只念三個月,孫興慜就輟學赴德,踏上與其他亞洲旅歐球員迥然不同的嶄新道路。
足球活在我的血液裡
控球、技術、速度、身體強度、團隊精神、閱讀比賽都卓越出色,基本功扎實,左、右腳都能射門——這些特色,讓孫興慜可以勝任多種位置。包括翼鋒、第二前鋒、攻擊中場、影鋒、兩邊中場,甚至是邊後衛。他說:「不管在什麼位置,我都會把油門踩到底。」而在場外,由於受到父親影響,孫興慜律己甚嚴,也頗有自身是代表韓國形象的自覺。他在參與國家的公益活動上總是不遺餘力,為韓國運動員樹立標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