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西班牙的賭博式防守、日本放棄上半場進攻?!—世界盃淘汰賽出線球隊的各自隱憂(E~H組)

世界盃16強淘汰賽即將展開,一戰定生死的殘忍賽制,讓比賽充滿變數,不論實力強弱,只要球隊微小的破綻被對手發掘,隨時有可能提前打包回家。那麼,淘汰賽隊伍各自存在哪些隱憂呢?

作者:Kozu

日本只攻45分鐘?真的?真的?

 

請繼續往下閱讀

克羅埃西亞:中場穩定的輸出…輸出給誰?

小組賽表現:0-0和摩洛哥4-1勝加拿大0-0和比利時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克羅埃西亞最強的區域就是Brozovic-Kovacic-Modri中場鐵三角。三場分別展示出不同的比賽樣貌,證明他們可快可慢、收放自如的全面實力。然而,這三場比賽也分別有各自的問題潛藏其中。

 

請繼續往下閱讀

第一戰對陣摩洛哥,64.8%控球率透漏的是中場對球權的控制力。然而,在明顯較長的控球期間,克羅埃西亞難以穿越摩洛哥堅強的防線,全場只有5次射門、3次禁區內射門、1次big chance,累積xG只有0.90。0-0被逼和的結局毫不冤枉。或許問題出在Kramaric擔任單前鋒,適應不良?

第二戰對陣加拿大,Kramaric被拉至右路,單箭頭的重任交給效力本土聯賽的Livaja,效果顯著。本場比賽克羅埃西亞控球率僅48.2%,但傳球成功率84%表示他們並沒有大幅的改動比賽計畫。面對加拿大更強勢的高壓逼搶,克羅埃西亞中場透漏的是流暢的傳球配合突破,不需要穩定、緩慢的傳控,節奏明快並不會讓克羅埃西亞球員的傳球成功率下降。xG 3.24完全輾壓,三分收入口袋。

第三戰對陣比利時,面對更高強度、站位更穩的防線,Livaja、Kramaric不再神勇,兩人合計1射門。克羅埃西亞依然有穩定的控球進攻回合,但在這些時間無法創造威脅,全場xG僅0.69。另外,Lukaku半場上陣後,有一名中鋒牽制後防,讓克羅埃西亞難以阻止比利時源源不絕的禁區滲透,比利時xG 3.22,所幸對手腳下留情、以及年輕小將Gvardiol英雄般的發揮,才讓克羅埃西亞驚險晉級淘汰賽。

 

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三場比賽中,如果忽略實力平均較低的加拿大,可以看出克羅埃西亞的xG偏低—機會創造的效率不彰。這是出球端的問題、還是接球端的問題?

除了中場鐵三角的名氣背書外,克羅埃西亞該兩場比賽,加總37次傳中有10次準確完成,證明他們的傳球品質有能力找到禁區內的隊友。然而,可能是禁區內的球員無法搶到有利的位置、可能是接應之後未能完成射門,導致克羅埃西亞鮮少在對手禁區內出現威脅射門。

 

克羅埃西亞中場實力固然是世界頂尖,但他們穩定控制球權、穩定往禁區內輸出時,Livaja、Kramaric能夠扛住淘汰賽更高強度的防守布置嗎?

 

日本vs.克羅埃西亞,有趣的觀戰重點:鐮田大地vs. Luka Modric。鐮田大地是少數日本三戰先發的戰力核心,他能在上半場就積極地消耗掉「調配體力專家」Modric的能量嗎?

 

巴西:內馬爾何時傷癒歸隊?

小組賽表現:2-0勝塞爾維亞1-0勝瑞士、0-1敗喀麥隆。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巴西與法國同為本屆冠軍熱門,前兩戰xG 2.09、1.43同樣輕鬆取勝提前晉級…然後同樣在小組賽最後一戰大量輪換,意外敗給喀麥隆。

 

他們比法國更不需要擔心,第一是因為他們的輪換幅度更大,場上11人只有Rodrygo、Fred有可能在淘汰賽先發,其中前者有機會先發,只是因為Neymar傷缺。

第二是因為本場比賽xG 3.13-0.90,巴西明顯戰優。他們不像法國大量輪換後攻守失衡,踢得非常辛苦,巴西輸球更大的原因就只是單純的運氣不佳/門前終結軟腳罷了。

 

所以,巴西到底有什麼問題?難道就真的只怕萬一的意外發生嗎?Neymar因傷缺陣,是巴西潛在的隱憂。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