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西班牙的賭博式防守、日本放棄上半場進攻?!—世界盃淘汰賽出線球隊的各自隱憂(E~H組)

世界盃16強淘汰賽即將展開,一戰定生死的殘忍賽制,讓比賽充滿變數,不論實力強弱,只要球隊微小的破綻被對手發掘,隨時有可能提前打包回家。那麼,淘汰賽隊伍各自存在哪些隱憂呢?

作者:Kozu

第一戰對陣塞爾維亞,Neymar全場觸球83次遠高於其餘前場隊友(次高的是Raphinha 52次),頻繁的參與球隊組織,可以吸引犯規爭取自由球(9次,佔了兩隊加總一半)、可以在防線間找到空檔接應(11次接應有效前傳,全隊最高)、可以穿針引線發起攻勢(6次參與射門攻勢,全隊並列最高)、可以直接找隊友輸出(3次關鍵傳球,全隊第二)、可以自己對球門威脅(4次射門,全隊並列最高)。結局就是巴西xG 2.09、23次射門、9次射正,輾壓過關。

第二戰對陣瑞士,Neymar傷缺,巴西變陣為4-3-3,對比賽的控制力毫無影響,但前場的滲透力明顯減少(當然也跟瑞士更好的防守相關)。下半場將Rodrygo替補上陣擔任進攻中場,35次觸球仍為前場球員最高,但差距不如Neymar明顯(次高的是Vinicius 26次),影響力也沒有Neymar巨大,只有2次參與射門攻勢。值得肯定的是,其中一次就是突破僵局的助攻。

請繼續往下閱讀

第三戰對陣喀麥隆,Rodrygo先發進攻中場,他在場上的時段中,45次觸球前場第二高,2次關鍵傳球全隊並列最高,5次參與射門攻勢全隊第二。

 

看到第三戰Rodrygo的表現,完全沒問題嘛!怎麼會是問題?

巴西強大的板凳深度,一切傷病問題的確都不會是多嚴重的問題。然而,巴西的唯一目標只有冠軍,在最高強度的準決賽、決賽中,當家球星Neymar因傷缺陣,擺上的是年僅21歲,潛力極高但涉世未深的Rodrygo,不免會令人憂心忡忡吧?

請繼續往下閱讀

巴西挺進淘汰賽的問題看似無關痛癢,但很有可能決定這段爭冠之路的路程是否舒坦。

 

南韓:孫興慜是否必須是球隊核心?

小組賽表現:0-0和烏拉圭2-3敗迦納、2-1勝葡萄牙。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請繼續往下閱讀

南韓的晉級之路走得非常驚險,戰和烏拉圭令人樂觀、輸給迦納似乎已萬念俱灰,但第三戰擊敗已確定晉級的葡萄牙,甚至進球時間也抓得剛剛好,不給隔壁烏拉圭洗進球數的機會。小組賽塵埃落定,南韓與烏拉圭積分相同、淨勝球相同,靠著較多的進球數勉強晉級淘汰賽。

 

南韓雖然整體實力不如世界各大強權,但小組賽的三場比賽中,他們靠著穩定的體系支撐,都能在xG上搶占優勢。

第一戰對陣烏拉圭,上半場透過穩定的傳控尋找破綻,但只有創造出一次big chance、一次射正。下半場逐漸陷入被動,但防線保持穩定,逼和烏拉圭。xG 0.72-0.68,烏拉圭全場0射正。

第二戰對陣迦納,南韓一樣透過穩定的傳控尋找破綻但難以突破,反倒是迦納兩次精準傳中就取得兩顆進球,踢的南韓主帥Bento開始懷疑他的足球哲學。全場46次傳中狂轟濫炸不敵對手的效率進球。xG 2.29-1.52,南韓輸得有些冤枉。

對了,孫興慜呢?好歹是南韓的當家球星,但絕境中應該有所作為吧?全場51次觸球的確為前場最高,但2次關鍵傳球不如同在左路的隊友金珍洙(4),0次成功過人,2次射門僅排名隊內第四,2次準確傳中不如左右兩路插上的隊友金珍洙(4)、金文煥(4)。如果把球員名字遮住的話,很難觀察出孫興慜是南韓的絕對核心。

 

第三戰對陣葡萄牙,遇上中場控制力頂尖的對手,南韓難以踢出自己的傳控足球,38.5%控球率、79%傳球成功率,導致他們陷入被動,改用快攻、反擊的方式進攻。

孫興慜總算跳出來了。5次射門、2次射正皆全隊最高,3次關鍵傳球全隊最高,2次準確傳中全隊最高。並且取得比賽尾聲關鍵的助攻,該次進攻正好是以快攻的形式徹底施展出他的拿手絕活—前場接應之後單槍匹馬向前推進,無視包夾準確出球找到插上的隊友進球。只要給孫興慜足夠的進攻空間,他就能給你全世界。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