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各支球隊的當家球星相比,孫興慜不像KDB、Modric有在狹窄空間精準傳出助攻的組織能力;不像Neymar、梅西有無視包夾,個人盤帶突破的腳法;不像C羅、Lukaku有牽制禁區對手的吸引力。他的球風更近似Davies、Nunez、Mbappe,擅長在混亂局勢中創造威脅。
如果想要讓孫興慜超越發揮100%的實力,南韓就不能繼續固守著傳控足球。不過,既然現有體系能夠與各路好手互扳手腕的話,孫興慜是不是球隊的絕對核心,這種事情應該不是這麼重要吧?
來到淘汰賽,南韓可能也沒有選擇的餘地,16強對手—巴西的比賽控制力只會比葡萄牙更強,南韓高機率只有防守反擊的進攻選項。
正好,反擊也是快攻的一種類型,相信擅長快攻的孫興慜能夠挺身而出,為球隊貢獻。
但前提是,南韓的防守必須鞏固好才行。
巴西vs.南韓,有趣的觀戰重點:Alisson vs.孫興慜。前者是世界頂尖的一對一撲救高手;後者是生涯實際進球遠高於xG,徹底破壞xG模型的終結大師,兩名英超球員的攻防對決精彩可期。
摩洛哥:潘朵拉盒中,名為「落後」的災難尚未被釋放。
小組賽表現:0-0和克羅埃西亞、2-0勝比利時、2-1勝加拿大。
摩洛哥在小組賽充分展現出他們的防守實力,連續兩戰零封世界強權克羅埃西亞、比利時,分組第一的頭銜拿的毫不僥倖。然而,從xG的角度來,摩洛哥進攻端存在著不小問題。
第一戰對陣克羅埃西亞,xG 0.54-0.90佔劣勢。雖然8次射門優於對手,但其中只有2次在禁區內。比賽進行到尾聲,幾乎只能以防守反擊的低姿態應戰,全場控球率僅35.2%,防守端表現出色、進攻端沒有太多火花。
第二戰對陣比利時,xG 1.14-1.23佔劣勢。控球率33.3%同樣陷入被動,防守端同樣守的對手毫無頭緒;進攻端更有威脅性了,右路Hakimi、Ziyech一前插、一回撤的前後配合是其中的亮點。不過硬要挑毛病講的話,防守端沒話說,但進攻端的進球方式「醜陋」了點,第一球是左翼小角度的自由球直接進球;第二球是單純的長傳急攻,突破對手為了追分破壞攻守平衡的進球。
第三戰對陣加拿大,xG 0.47-0.92佔劣勢。在開場一次對手失誤送禮、一次後場長傳直接擊穿,很快的取得領先奠定勝基。此後便採取守勢,安穩取勝晉級淘汰賽。
雖然沒能將連續零封的紀錄往上堆疊,但摩洛哥在本屆賽會展現出驚人的防守實力,安安穩穩的拿到淘汰賽門票。
摩洛哥在小組賽從未落後,因此鮮少面臨陣地戰進攻的考驗。若是未來在淘汰賽階段,潘朵拉的盒子被對手開啟,摩洛哥陷入落後時,他們相對平淡的進攻端有辦法扭轉局勢嗎?
倘若遇到以下情境:摩洛哥落後對手一分,比賽剩下最後20分鐘。當敵人開始採取守勢,想要凍結比分時,摩洛哥能夠有所突破嗎?
他們有兩種解法,一是證明給球迷看,二是完全不要讓潘朵拉的盒子被打開。
西班牙:賭博式的防守能否堅持到最後?
小組賽表現:7-0勝哥斯大黎加、1-1和德國、1-2敗日本。
西班牙小組賽的三場比賽展現非常不同的風貌,導致晉級之路走得有些驚險,但不得不承認,西班牙對比賽的控制力絕對是世界頂尖,而這正是他們與各路好手對峙的唯一招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