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於近年,2022年賽季裡僅有2場大賽在最後一圈上演絕殺秀:Enea Bastianini在亞拉岡GP超越比賽中持續領先的Francesco Bagnaia,另一場則是在澳洲GP由Alex Rins勝出。
雖然MotoGP本季迎接自2017年以來首次世界冠軍直到閉幕戰才能決定的賽季,且在倒數第二場大賽仍有4位車手在數字上仍能爭取世界冠軍,但整體競爭品質遭到各界質疑。
其中八屆世界冠軍Marc Marquez的聲量最大:他在受訪時表示MotoGP車手的競爭空間逐漸被場中的研發重點奪走,代表未來賽場的走向可能很難做出明顯改變。
其中最大的重點非空氣力學莫屬:各車廠在賽車加裝的空力套件不僅允許車手以更快的速度奔馳在賽道上,其創造出的亂尾流(俗稱dirty air)也能添加追擊者超車的難度;「座高調整裝置」(Ride Height Devices)加強了賽車的過彎能力,也能增添車手在入彎前的煞車策略。
「如果車迷對近期的F1反感,那你可能對近期的MotoGP也會如此」,13場大賽冠軍Randy Mamola表示,「我們從數年前開始聽到F1車手不斷反應難以接近前車的問題,這樣的狀況已經來到MotoGP賽場上。」
要解決這個問題並不容易,在空力成為顯學後,F1便一直嘗試在加強空力性能與維持比賽品質間取得平衡,特別是進入21世紀後更是如此。
MotoGP的空氣力學如同F1般成為兵家必爭的賽場,相較於懸吊幾何、車架材質與引擎研發等等項目,空氣力學除了開展賽車研發的新領域外,也可為賽車帶來比以往更多的利益空間,使Mamola認為這便是MotoGP賽場在現行規則下的寫照,而且他認為時勢讓Ducati成為這場空力大戰的領跑者,甚至還將Ducati廠隊領隊暨技術總監督Gigi Dall’Igna評為「MotoGP版的Adrian Newey」。
F1車迷對Newey絕對不陌生——目前擔任Red Bull車隊技術總監督的Newey被視為當今最出色的F1賽車設計師,由他主掌的RB18賽車今年更幫助Red Bull車隊以近乎壓倒性的姿態取得雙料冠軍。
時間回到2014年,戰力處於低谷的Ducati決定將籌碼壓在Dall’Igna身上,自此MotoGP由Ducati為首展開一系列的革命,也讓這家義大利車廠在2022年奪下車廠自2007年以來的首次三冠王頭銜。
Dall’Igna是MotoGP首位活用空氣力學的工程師,他除了在Desmosedici GP15賽車首度加裝定風翼外,更在2019年推出在同年底進化為座高調整裝置的起跑輔助裝置(HoleShot);除此之外,Ducati也是率先以數據系統輔助研擬大賽週策略的車廠,成為Desmosedici賽車能夠稱霸MotoGP賽場的原因之一。
「因此對我來說,凍結部分研發是相當重要的,規則制定者必須讓競爭者有時間追趕,也不能讓身為領跑者的Ducati將研發帶入下一個階段;我不是制定規則的人,也並非參與者,但我認為規則制定者必須有所行動」,Mamola表示。
雖然其中一個解決方案是全面禁止相關研發,讓MotoGP賽車回到2014年時的狀態,但MotoGP身為鼓勵研發創新的原型賽車,部分規格統一化——如統一電子系統、指定輪胎供應商多少削弱了MotoGP賽車的獨特性。
「以目前的狀況來說,我認為呈現方式最好的是WSBK和BSB,特別是BSB的塞克斯頓[Thruxton]站是一大亮點,我看了完整的三回合決賽,並將影片分享給所有人,並表示『這才是賽車』」,Mamola表示。
「塞克斯頓站的比賽內容相當吸引目光,意思是車迷能看見車手嘗試駕馭賽車,並嘗試以各種方式過彎等等,但如果車手想做出完美一圈,整個過程必須相當細膩;BSB與WSBK雖然是性質不同的賽場,但相當值得借鏡。」
「可惜的是我們在MotoGP賽場沒辦法看到這些東西,現在的賽車慢慢成為工程師主導,車手只是執行者。以前賽車加速時即便有電子系統輔助,後輪多少還是會空轉,但現在有空力套件後變得完全不一樣,賽車的加減速反應快到難以置信。」
「現在的MotoGP賽場遇到與F1近似的問題,也就是F1的空力大戰已經延燒到MotoGP賽場。」
——
來源:Crash.net: Randy Mamola: ‘If you have a problem with F1, you have a problem with MotoG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