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爸趁著周末帶著家人,去觀賞暌違二年後再度回到天母球場進行的黑豹旗冠軍賽。頂著稍有寒意的冷風,原以為現場人數會受到不小影響,結果除了兩隊的應援團之外,目測應有超過千位球迷一同進場參與這一年一度的高中棒球盛宴。
主辦單位也熱情的在入場處,免費發放觀賽手冊與許多贈品,有吃、有喝、又有實用贈品可拿,無論比賽結果如何,著實是一個讓人享受的棒球周末。

儘管這屆冠軍賽入場球迷超乎球爸的預期,但與日本甲子園,又或是隔壁棚的HBL相比,仍顯得冷清,在媒體與社會的關注度也有所不及。兒子疑惑地問了一句:「棒球不是我們的國球嗎?」
筆者答不上來。
甲子園、HBL與臺灣青棒
甲子園
網路上已有許多球迷朋友比較我國青棒與日本高校野球的好文章,筆者不在此贅言,僅談談自己的結論。
日本甲子園的野球文化,是一種長年累積的、棒球與民眾的「羈絆」,在地居民對於賽事的關注度甚至不亞於參賽球員本身,加上主事單位的一致性(公益財団法人日本高等学校野球連盟,俗稱高野連),其賽制也早已成功整合為依季節舉辦的大賽,實現了精心安排的制度,因此不論是媒體宣傳、社會關注都已行之有年,而成為季節性的日常習慣;而我們的狀況則非如此。
臺灣三級棒球的賽事百家爭鳴,上至政府、下至庶民,只要有心,人人都可以辦比賽,而宜人的亞熱帶氣候也讓臺灣一年四季都能有棒球賽事的舉行;可是,五花八門的比賽卻讓媒體與社會失去關注焦點,如此的氛圍在經年累積之下,使得普羅大眾逐漸躺平而造成「只需要去關心各級國際賽事就好」的現況。
不知道如今有多少朋友能分得清高中四大賽黑豹旗、玉山盃、王貞治盃、學生聯賽的區別?
這些賽事孰輕孰重?哪些是要看門道,哪些只是看熱鬧?
為啥有的是學校名義出賽,有的卻得是縣市明星隊?
搞得大家這麼亂,怎能親近一般民眾、怎麼可能與民眾建立起所謂的「羈絆」?
關於日本與台灣高中棒球的賽會性質之區別,可以參考以下筆者的文章。
HBL
與日本相較似乎有些遙遠,那我們就來看看執國內學生運動賽會翹楚的HBL又是如何。
自1988年開始的HBL(高級中等學校籃球聯賽),也並非一帆風順,直到1992年後,由主辦單位「高級中等學校體育總會」逐漸統一事權、統一了賽制之時,才逐漸走上軌道;賽制的整合讓運動行銷、媒體操作、球員升學有了著力點,可以十分有效率地將全國的目光聚焦於此,一般民眾再也不會被琳瑯滿目的賽事名稱混淆,大家都清楚的知道,HBL就代表我國高中籃球!
可HBL雖然如此有聲有色,但也不見得適合全盤照搬來棒球;雖說分級的比賽符合學生運動的教育本質,但每年就只是這些個球隊打來打去,絕大多數的學校與球員(乙組)基本僅有當觀眾的份,電視轉播根本沒你甚麼事,而一般民眾就是看個熱鬧,更不用說許多球員在HBL擁有的類職業光環,很快就在大學賽場上消散,也不是說後來球員成績有好有壞,而是UBA的社會關注度其實差了HBL一大截。
HBL冠軍賽門票雖然免費,可卻是一位難求。
在這裡球爸就不評論HBL與比黑豹旗內容誰比較精彩了,畢竟臺灣這兩種運動,在世界上所處的地位並不相同。高中籃球的國內賽比國際賽熱鬧得多,而高中棒球的國內賽門可羅雀,可國際賽卻是全國矚目。
仔細想想,其實兩個都不正常。
黑豹旗的一些雜感
制度面
黑豹旗能代表我國高中棒球嗎?
不行...
黑豹旗,與玉山盃、王貞治盃相同,都是由中華棒協主辦(學生聯賽是由學生棒球運動聯盟主辦),儘管舉辦目的不同,但在企業經營管理上來說,就是一個公司在青棒這產品線上,同時建立了三個品牌;可這三個品牌是相輔相成嗎?或者其實是網內互打?
以現況看來,屬於網內互打的機率高些。
huang.biot
黑豹旗唯一的話題就是社團與科班對戰,唯一沒有限制社團或者科班的青棒賽!!這也是我兒打了10年社區棒球或者非科班的球員,一輩子唯三次的機會,可能可以跟科班對壘!!
筆者所提到的玉山盃、王貞治盃、甚至木棒聯賽對於科班都有其他的目的性與限制性,更甚者是代表隊選拔或者牽連到升學的成績。
所以,是網內互打??
再者,棒球這個運動在台灣,打的人多,看的人少,一直以來就是如此。除了家長願意在場邊待2個鐘頭看著自己小孩的球隊比賽,有誰願意花時間在別人的小孩身上!!
以上是個人心得..
Arjin Yuan
感謝留言。
抱歉,應該是我沒寫清楚,其實是建議將黑豹旗、玉山盃、王貞治盃合而為一成為一個季節性賽事,也同樣是讓科班與社團球隊同場競技的比賽。
除了維持黑豹旗的這項傳統,也能聚焦社會的目光,更進一步讓社團球員也有機會被選拔為中華隊一員出國比賽!儘管獲選國手的可能性極小,不過今年也有純社團球員獲得職業球團青睞而進入職棒窄門哩。
讓玉山盃、王貞治盃開放社團球隊打比較困難,畢竟已有黑豹旗,但三者合一應該是個可以思考的方向。
huang.biot
筆者所提的幾個盃賽,都是屬於科班球隊的主要賽事。就如我之前所說,都有其目的性與限制性;以社團球隊的能力,也很難進入。從最近兩三年,有很多社團球隊報名高中鋁棒組,以比賽結果來看,還是有一段很大的落差。個人認為,對於有指標性與傳統性的黑豹旗,已經辦了十年,後續如何發揮創意與延續宗旨,更加值得讓主辦單位思考。。
Arjin Yuan
另外,雖說一般比賽少有人願意花時間在別的孩子身上,不過「球迷」就不同了。
甲子園、HBL許多進場觀賽的人,看的是比賽本身,也沒有自己的孩子在場上奔馳呀。
也因此若能整合賽事,才能讓人們簡單理解盃賽的目的,社會上也容易聚焦炒熱氣氛,球迷們逐漸能進場看球,也許未來有一天真的能創造屬於台灣自己的甲子園。
huang.biot
何處尋找黑豹旗「球迷」是一個無解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