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2/12/07

〈女棒聯賽〉球員/教練/紀錄/裁判 棒壘球斜槓超人石婕羚

2022女子棒球聯賽於8/27日開打,吸引從北到南共12支隊伍參戰。分別是台北御聖、台北先鋒、台北椰林、台北日漾、台北諾娜、台北晨星、桃園悟空、樂天桃園、台中向日葵、台南漁光、高雄跑跑人、高雄木棉花。 12支隊伍12形12色,每支隊伍都踩著不同的步伐、走著不同的路徑,卻有著相同的目的地。〈女棒聯賽〉系列文章記錄下各隊在棒球路上最真實的樣貌,將她們追求所愛的故事分享給大家。

女子棒球界臥虎藏龍,有著各式各樣的超人,本文要介紹的這一位,週一到週五在學校教球,週末兩天時而擔任日漾女子棒球隊教練兼球員,時而到球場站裁判,偶爾也拿起紀錄紙擔任記錄員。她就是從場上到場下,幾乎每個位置都能勝任的斜槓超人,石婕羚。

 

請繼續往下閱讀

石婕羚於高雄五福國中開啟壘球生涯,隨後至中正高工繼續打拼一路就讀女壘強權學校的她,大學時決定放下球員身份,就讀管理相關科系。石婕羚心中有著開餐飲店的夢想,於是在畢業後加入餐飲集團南征北討。時間一晃眼過去,在石婕羚年近三十歲時,公司將她轉調至鄰近高雄的台南上班。

 

受學姊之邀重返球場 石婕羚與女棒結下不解之緣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一直以為我畢業後就不會再碰球,沒想到會在快三十歲的時候回到球場。」石婕羚過去的學姐當時是木棉花女子棒球隊的一員,一得知石婕羚回到南部的消息,馬上邀請自己的好學妹入隊,而石婕羚當時雖然對棒球沒有特別感興趣,不過還是答應了邀約。

 

剛開始接觸棒球時,石婕羚因為不適應「縮水」的小白球,打得不怎麼盡興,不過經過一次次的練球培養感情,她與棒球不再陌生,睽違多年再次感受到打球的快感。在球隊裡與隊友的打鬧嘻笑,以及在場上的並肩作戰,更讓石婕羚彷彿重回學生時代,享受在與隊友的革命情感中無法自拔。

 

請繼續往下閱讀

加入球隊半年過後,石婕羚參加「鳳凰盃」香港國際女子錦標賽。首次參與女棒國際賽的她,被各國好手以及整體的氛圍所震撼,「看到那麼多女生不為升學,不為成績,打從心底享受棒球的感覺,真的很感動。」過去在科班高壓受訓多年,石婕羚終於在棒球裡享受到所謂的「開心打球」,這一打就一路到了現在。

 

紀錄、裁判一舉掌握 石婕羚開啟斜槓生活

 

石婕羚以球員的身份走進棒球領域,過了不久,她在棒球領域裡的第一條「斜槓」就誕生了。石婕羚因為家庭因素從台南回到高雄,行蹤馬上又被其他學姊掌握,並受邀開始擔任紀錄員。「我當記錄的時候偶爾都會跟裁判討論case,對裁判的工作耳濡目染。」適逢C級裁判講習在高雄開課,有著紀錄底的石婕羚順利考取裁判證,打破「女生學紀錄、男生當裁判」的刻板印象,成為球場裡剛柔並濟的存在。

石婕羚(左一)擔任2019芙彤盃國際女子棒球邀請賽裁判,與其他女裁判一同執法。

 

年近40首度北漂 因緣際會再添教練一職

 

「隊裡需要更多有教練證的人,我想說我就先考,從沒想過之後會真的當上教練。」在女子棒球界征戰一段時間後,石婕羚為了隊伍的需要,考取了C級教練證,隨後又升等至B級教練。時間推進至2015年,年近40的石婕羚再度離鄉背井,到台北朋友開設的運動用品店擔任店員,四海皆學姊的她,一到新城市又再度收到邀約,而這一次,她受邀擔任的職位,就是她尚未征服的職位-教練。 

 

與台北市健康國小主任面試後,石婕羚正式受聘擔任教練,與前時報鷹球員孫家濬一同執掌兵符。「剛開始其實很慌,只能硬著頭皮跟前輩學習,持續精進自己。」石婕羚在教練孫家濬的輔助之下,慢慢習得如何帶領一支隊伍、提升選手技術以及與選手培養關係。皇天不負苦心人,下足苦工的她,首年就帶領球隊收穫乙組第二名的佳績,並連續三年闖進冠軍戰。

 

在健康國小執鞭三年後,石婕羚前往桃園市長庚國小擔任女壘教練,偶爾也支援長庚少棒隊,於此同時,她更是Sunday日漾女子棒球隊的球員兼教練。石婕羚執教橫跨女棒、少棒以及女壘,球員兼教練的她,能夠理解球員的想法,也能從教練更宏觀的角度觀察球賽,不論身在何處、扮演什麼角色,都能展現斜槓優勢,「可以把自己當選手的經驗、戰術還有想法,帶到國小端去給學生執行,執行成功的經驗再帶回女棒。」

石婕羚目前任職於長庚國小,擔任女壘隊總教練。

 

離家打拼多年不忘本 石婕羚重拾書本鑽研原生文化

 

石婕羚在球場上已經身兼四職,在球場下她也沒有閒下來,「身為原住民,我想要更了解我們自己的文化。」石婕羚從國中開始科班合宿生活,即使長年離家在外打拼,她對自己的家鄉、家人以及自己族群的文化有著深厚的情感,因此在工作穩定後,重拾學生身分,就讀台灣文學應用與創新研究所,鑽研原住民族語言、文化以及歷史。

石婕羚參與台灣文學應用與創新研究所課程,至屏東佳平部落進行田野調查。

 

紅線的另一頭即是小白球 石婕羚持續吸收、準備傳承

 

「從來沒有想到我現在會以這顆球為生,這一路要感謝太多貴人。」石婕羚與棒壘球的緣分,彷彿被紅線牽起,路過了台南、高雄再到台北,兜了一個大圈,她又回到最熟悉的球場裡打拼。

 

打球、紀錄、判球以及教球的路上,石婕羚在諸多貴人的幫助下前進,如今已經站穩腳步的她,依舊在各個角色裡努力,像海綿般貪心地吸收著棒球場上不同位置的智慧。

 

放眼未來,石婕羚希望能將自己一路以來的收穫,傳承給後輩,並帶著四處打拼的經驗結合對原住民族群的瞭解,回到部落大展長才,像當初扶持自己的學姊們般,成為自己的學生、隊友以及家鄉的幫助。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