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2/12/12

《42.195公里的夢想追逐:關於奧運馬拉松的熱血故事》要在奧運連霸有多難?Eliud Kipchoge 能否挑戰成功史無前例的三連霸?

本篇分享七件關於奧運馬拉松的特殊數據統計及觀點,趕緊來看看!

42.195公里的夢想追逐:關於奧運馬拉松的熱血故事

詹鈞智 著 / 時報出版 

(以下節錄自本書 p.285-p.287+p.289-p.293)

請繼續往下閱讀

蟬連第四名

奧運奪牌是許多運動員夢寐以求的事,與頒獎台擦身而過的第四名,總是令人扼腕同情;沒想到奧運馬拉松史上,竟有兩位悲情的跑者,連續兩屆拿下第四名,一位是日本中山竹通,另一位則是英國的 Jon Brown。

中山竹通在一九八八年奧運會馬拉松賽場上,僅輸第三名吉布地的 Ahmed Salah 六秒;一九九二年更只慢了德國的 Stephan Freigang 兩秒,可說是悲情中的悲情。Jon Brown 則是在二○○○年時慢了七秒錯過站上頒獎台,二○○四年則是差了十五秒。

奧運連霸有多難?

史上共有十四次前一屆奧運馬拉松金牌,在四年後挑戰衛冕,成功者只有三人,分別是一九六○、一九六四的阿貝貝‧比奇拉;一九七六、一九八○的 Waldemar Cierpinski ;二○一六、二○二○的埃利烏德·基普喬蓋。其中阿貝貝曾經嘗試挑戰三連霸,但在一九六八墨西哥奧運未能完賽,基普喬蓋若二○二四年出賽巴黎奧運,將是第二位挑戰三連霸者。(Cierpinsk 在一九八四年因東德抵制洛杉磯奧運未參賽。)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請繼續往下閱讀

美國 Frank Shorter 與衣索比亞 Mamo Wolde 則都差了一點,衛冕失敗但拿下銀牌與銅牌。另外還有兩位拿下複數獎牌,一位是比利時 Karel Lismont,一九七二、一九七六年都排在 Frank Shorter 之後,拿下一面銀牌與銅牌;另一位是肯亞 Erick Wainaina,在一九九六、二○○○年獲得銅牌與銀牌。

挑戰奧運馬拉松連霸選手

只有三位現役世界紀錄保持人,參賽奧運時拿到金牌

一九三六孫基禎、一九六四阿貝貝、二○二○基普喬蓋。

最年長與最年輕的奧運馬拉松金牌

年紀最大的奧運馬拉松金牌得主─三十七歲,一九八四洛杉磯奧運的 Carlos Lopes(葡萄牙,一九四七年生)。年紀最輕的奧運馬拉松金牌得主─二十歲,一九三二洛杉磯奧運的 Juan Carlos Zabala(阿根廷,一九一一年生)。

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兩位最年長與最年輕的奧運馬拉松金牌得主,巧合的都在洛杉磯奧運拿下優勝,且名字都有 Carlos。

若基普喬蓋在二○二四巴黎奧運再拿下馬拉松金牌,將會打破 Carlos Lopes 的年長紀錄,並完成史無前例的三連霸,非常令人期待。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奧運冠軍的身高分布

至今二十九屆奧運馬拉松比賽中,共產生二十六位奧運馬拉松冠軍,其身高分布:

多數選手身高落在一六五~一七四公分之間;身高最高的是一九一二斯德哥爾摩奧運 Ken McArthur,他的身高有一八八公分,體重七十七公斤;最袖珍的馬拉松金牌是一九九六亞特蘭大奧運的 Josia Thugwane,他只有一五八公分,體重四十五公斤,兩位剛好都是來自南非的選手。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奧運男子馬拉松冠軍國籍分析

奧運會早期並沒有要求一定要以國家為單位報名參賽,有許多運動員僅是代表他們所屬的俱樂部或本人。此外,有些國家在當時並非實際存在,如澳大利亞、加拿大還沒從大英國協獨立出去;於是查看奧運獎牌榜統計數據時,對於早期選手國籍,可能因定義不同而有所小差異。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