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FA市場一片死寂,台鋼也公布擴編人選後,在12月9日所公布各隊的60人保留名單也成為球迷們關注的焦點,畢竟這將是最後,也相對較有規模的球員流動機會。
而向來都是超編的中信兄弟,今年同樣要煩惱該如何取捨與拿捏。扣除外籍球員、自培,總計72位球員,其中至少將有12位被放在名單外。
名單公布後,確定為6位投手、3位捕手、1位內野手、2位外野手,以下也將拆解成幾個部分做討論,並在最後試著檢視,其他隊在名單外的球員是否有值得吸收的人選。
公布簽回之球員
目前在新聞中可以看到,球團表態欲簽回的共4位球員,分別是黃弘毅、張聖豪、黃鈞麟、劉貴元。
黃弘毅在2019年以選秀第五指名加盟,雖然不是高順位,但相對年輕且具球速優勢,即便沒有任何上過一軍的紀錄,還是不難看出球團對他寄予厚望,今年季後也將他送去澳職磨練,此一作為基本上就是宣告他仍在球隊的戰力規畫內,自然也會簽回。
張聖豪已是連續兩年都被放在名單外了,雖然這可能是警訊,但此次球團比照去年一樣簽回,可能在意義上不太一樣。上一次也許是考量球員尚且年輕,然而比起前一年,雖然蹲捕場次減少,但打數相去不遠的情況下成績明顯有所提升,又經歷U23的洗禮,球隊理所當然會想留下他,否則別說台鋼,其他球隊可能也虎視眈眈。
劉貴元的情況則是跟張聖豪差不多,去年兩人都是先被放出去然後再簽回,並且今年皆有成長,所以即便名單上沒位置仍會續約。黃鈞麟則是拿到今年二軍隊上第二多打席數的外野手,僅次劉貴元,尤其今年選秀會沒有選進外野手,顯見球隊還是會給予兩人足夠多的養成空間。
將轉職之球員
目前已知將隊內轉職的球員有兩位,分別是投手周磊、內野手張志強。
周磊曾一度成為5號先發的競爭人選之一,然而隨著年紀漸長,無法在一軍拿出實績自然也漸漸被移出戰力外,近兩年尤其明顯,在二軍主要扮演吃局數的角色,除非一軍真的極度缺人,不然在人員的升降上將不再以他為優先,回首今年唯一的一軍出賽,對戰樂天結果不盡理想,但這或許是球隊想給他的最後一秀吧。
近兩三年提到釋出這類話題,“強漢”二人幾乎不會缺席,雖然陳偉漢的成績的確在下滑,但不至於到不好用的程度,目前的定位比較傾向是,之於一軍是緊急時可用的替補,之於二軍是能帶領大家的學長,估計至少還有一兩年的球能打。
那近期動過刀的張志強自然就成為了被規劃在戰力外的人選。雖然二三游都可守,但目前二軍有不少年輕內野手要養,一軍戰力也不缺工具人類型的球員,因此即便傷癒歸隊也沒有他的空間了。
張志強自2014年入隊,8年的光陰也讓他擁有豐富的經驗,後續若扮演傳承的角色協助年輕人成長將是合適的人選。無論是他或周磊,相較於其他可能連下一步該何去何從的球員比起來,能在原隊轉換身分繼續效力,已算是相對幸福的。
戰力外球員
剩下沒討論到的就剩4投2捕,分別是投手王梓安、鄭佳彥、李家成、林瑞祥,捕手吳明鴻、林明杰。雖然撰稿當下釋出人選尚定案,不過筆者還是將他們歸於一類討論。
先談投手部分,王梓安猶如投手版的“強漢”,每每提到釋出人選就少不了他,30出頭的年紀無法站穩一軍,在二軍跟周磊差不多,剩下吃局數的能力,尤其今年更是只剩下7.2局的投球,顯見球隊完全沒有他的空間。
筆者預估球隊不會將他簽回,畢竟今年選秀一口氣補進7位投手,留下王梓安的意義不大,可以期待是否會跟進周磊一樣隊內轉職,但延續球員身份機率不高。如還想當球員發展,或許只能轉往他隊尋求機會。
鄭佳彥自2017年入隊,雖是選秀後段,但一二軍加起來還是給予他超過130局的投球,2019年更是在一軍有高達61場出賽,就算帳面成績不是太好,也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一季。
即便本就不是評價特別高的球員,但左投畢竟是職棒圈的稀有財,所以算的上是一名堪用的投手,然而現今的左投中繼角色,最主要是王奕凱,其次還有彭識穎,今年又挑了陳柏均、張祖恩兩位年輕左投,鄭佳彥已然失去左投優勢,加上年屆30,釋出的可能性也相當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