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 Kawhi Leonard、Paul George 再度歸隊,快艇並沒有如想像中迎來完成體,反倒接連搞砸幾場不該輸的賽事,在競爭激烈的西區載浮載沉,幾項問題也浮上檯面。
-若 Kawhi Leonard 回不來...
再度回歸的三場比賽,Leonard 繳出平均 14.3 分 7 籃板 3.7 助攻的成績單,整體命中率僅 37.2%、三分線更只有 21.4%,儘管面對黃蜂投進致勝中距離,仍讓人擔憂 Kawhi Leonard 是否再也回不來了?
我不是醫生,難以從球場表現分析 Leonard 實際的復原狀態,更無法預估未來,然而顯著的事實是 Leonard 距離昔日全明星級身手有一段不小的距離。或許樂觀一點,可以期待保持健康後逐漸恢復,然而球迷仍要有心理準備。在經歷漫長的復原期,以及快艇現行的負載管控,期待 Leonard 複製在 19-21 年季後賽的巔峰表現,場均 40 分鐘上場、30 得分、命中率 5 成等,恐怕有些過於樂觀。
不過實力打折扣的 Leonard 能做到哪些事,以及快艇後續該採取哪些作為,會是短期內可以探討的問題。從當前的小樣本數據來看,Leonard 的單防、移動能力尚未恢復到顛峰,然而防守觀念依舊到位,適時出現在最合理的位置,也能打到四號位協助籃板保護,有助於快艇重啟小球陣容。外線雖然不靈光、切入時的身體對抗也較為謹慎,仍能從各方面協助隊友,不只有對戰黃蜂時的致勝中距離,與巫師一戰同樣包辦關鍵上籃與助攻。
Leonard 仍從各方面提升快艇的戰力,好比有網友開玩笑舉例的「Leonard 現在就是快艇版的 Draymond Green」,要做到這一點相信是綽綽有餘的,只是年薪破 4000 萬的綠葉?這恐非快艇球團、球迷所期待,且更會對戰力造成重大打擊。
快艇本季至今掙扎的表現,也不得讓人提早關注季中的操盤。當前球隊具有一定的交易籌碼,包含 Luke Kennard、Terance Mann、BJ Boston、Robert Covington、Amir Coffey 等人,以及可以納入交易的 2029 年首輪選秀籤,即便不是多漂亮的組合包,難以奢望網羅大咖,適度改善陣容卻不是過分要求。
回想起 2018 年 Blake Griffin 是在多麼突兀的情況下被交易,不妨先大膽想像一下,Leonard 會如何牽動的快艇後續操盤。最保守的是相信其會恢復身手,本季繼續拚搏冠軍,並選擇最適合的補強位置(例如中鋒),然而萬一 Leonard 無法接近昔日身手,George 必須承擔的壓力就更大,團隊能犯錯的空間也相繼減少。
若戰績、Leonard 恢復狀態在季中仍舊不樂觀,又堅持本季要有成果,就可能須尋求較大規模的交易,嘗試爭取等級較高的準明星球員,以彌補戰力。甚至較為稍微悲觀一點,快艇也能退一步放眼下季,期許 Leonard 能在暑假重拾身手,改以老將為主要的交易包裹,增加年輕球員上場時間,快艇手上也還握有 2023 年首輪選秀權(無法交易且雷霆有順位交換權)。
-被冰在板凳上的 Robert Covington
Covington 本該是快艇小球的關鍵人物,在夏天也簽下了 2 年的新合約,上季末出色表現仍記憶猶新,本季多次被冰在板凳,沒有穩定的上場時間。Ty Lue 調度爭議本季從沒停歇,平心而論 Covington 開季糟糕的投籃選擇也是原因,一度跟害慘貧攻的快艇,然而隨著把握隊上的傷病潮打出好表現,卻仍舊分不到上場時間,近兩戰出場順位更是排在 BJ Boston 之後。
《The Athletic》快艇記者 Law Murray 即認為,快艇肯定需要 Covington 在季後賽發揮,只是現在他被排在「第 11 人」,因此除非雙星休戰,否則例行賽難以獲得上場時間。此外本身更適合四號位,打中鋒效果並不如 Batum,也導致在 Terance Mann 重回核心輪替後,以及本季多名後衛要瓜分 2 號位,讓 Covington 的上場空間進一步遭到壓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