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你繼續罵作弊,他繼續領高薪:13年3億5000萬加入巨人,Carlos Correa簽約分析

13年長約風險高不高?沒有人會覺得不高。我相信,其實就連巨人隊也不可能認為,40歲的Carlos Correa還有年薪2500萬的價值。但放眼MLB,許多球隊的總管,仍然甘願簽下一張又一張大長約,這到底是為什麼?

作者:JK47

charlie_qq

去大都会了😢

本來應該是醜小鴨蛻變成天鵝的勵志佳話,現在卻成為歷史笑柄 — 當Mike Fiers決定擔任吹哨者、站出來指控近年戰績由黑翻紅的太空人隊,曾經靠作弊偷暗號,就註定廣大球迷再也不會諒解那群主事者。而且最終,聯盟只讓總管Jeff Luhnow、總教練A.J.Hinch、以及主導偷暗號的打擊教練Alex Cora得到禁賽處份;另外罰球團500萬美金、和連兩年前兩輪選秀權。但比起太空人2017~2019年期間得到的成就(一次冠軍、兩次美聯冠軍),沒有任何選手被禁賽,仍引發軒然大波。或許這是為了促使球員能坦白從寬、配合口供,但球迷依舊難諒解。

那幾年,包括洋基、紅襪、道奇等多支聯盟人氣隊伍,都曾在氣勢如日中天的情況下,於季後賽兵敗太空人。故自從得知太空人用不法手段贏球,無疑激怒非常多球迷。一夕間,原本還是當紅炸子雞的太空人球星 — 特別是知名度最高的那幾個 — 突然淪為人人喊打之過街老鼠。例如Jose Altuve、例如Alex Bregman,甚至還有氣焰更強勢,事後仍對媒體開砲放話的Carlos Correa。比起前兩者還曾召開記者會、提出相對正式一些的道歉,Correa事後依舊向媒體隔空開砲、與道奇隊Cody Bellinger唇槍舌戰一番

請繼續往下閱讀

雖然Altuve貴為打線一哥,無法避免吸引最多仇恨,但其實諸多證據皆顯示,他本人很可能沒有使用偷暗號猜球(至於他未能阻止隊友這麼做、以及是否仍因為隊友作弊而得利,這是另一個話題)。甚至在訪談中,Correa唯一幫忙說話的隊友就是Altuve(Correa當然有可能說謊,但我猜,他沒必要特別只點名Altuve沒作弊)。如此一來,既有極大作弊嫌疑、又有高仇恨值的球員,大概就是Correa本人了。但事實證明,無論球迷怎麼對他有意見,MLB球隊終究認可其實力:13年350M,他將以驚人價碼加盟舊金山巨人隊

圖源:ESPN

與這個休賽季分別簽下11年3億11年2億8000萬的兩名游擊手 — Trea Turner、Xander Bogaerts一樣,我們也能說Correa選在絕佳時機投入自由市場。不過,這機會其實也是他自己製造的:去年FA買氣,相對受限於12月才開啟談判、隔年拍板定案的新版勞資協議;所以等薪資上限確定更新,留給剩餘自由球員簽約的時間已經不多。於是,上季首次獲得FA資格的Correa,在市場疑慮未消、不敢肆意大灑幣情況下,出乎眾人意料地,先和雙城隊簽下最長僅三年、總值105.3M的短約;但前兩季皆附帶逃脫條款。

一方面,毫無疑問這是一樁豪賭:去年他剛打出生涯單季最高6.2WAR、年齡也才即將邁入27歲,理論上賣相正好,想拿一張總額巨大的長約應該不難;Correa簽約前,比他大一歲、天花板稍矮一截、甚至被認為更有可能提早移防三壘的Corey Seager,都與遊騎兵簽下10年3.25億大約。無論原因為何,Correa最終未能尋得更滿意的報價,於是他選擇相信自身實力、大膽一搏 — 接受雙城的三年短約,雖然保障薪資總額降到只剩一億,但之後兩季,隨時能回歸市場重新找下家。事實也證明他賭對了。

請繼續往下閱讀

即便季初曾因手指傷勢缺陣近一個月,Correa今年仍交出140wRC+、4.4WAR高檔攻守表現。無論你對他的主觀感受如何,都不能否認,Correa的數據效率確實優秀。最近四年,他的wRC+高達132。最近六年,他的wRC+則是130。整個職涯,他的進攻產值也是130wRC+。不難看出,Correa效率其實頗穩定,尤其打擊方面,長期以來皆優於聯盟均值近30%。光看數字可能感受不深,但若我們放進一些脈絡,就不難察覺他的天賦有多高。

首先,自Correa升上大聯盟,所有打席超過1000的游擊手中,只有Fernando Tatis Jr. 進攻產值(153wRC+)略勝Correa打出的130wRC+。這段期間,也只有他、Bogaerts、Turner和Francisco Lindor,交出30勝以上WAR值,Seager則排在後面。如今,Lindor坐領總值341M大合約、Turner及Seager也都拿超過三億,Correa既然不比他們遜色,自然也不會便宜到哪。當然,他並非沒有任何疑慮 — 相較於場上表現,Correa豐富的傷痛史,向來才是他最為人詬病之處。近六年,他只有一次打超過600打席。攤開生涯傷病紀錄,也是洋洋灑灑......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