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
簡
集團資訊
關於我們
集團介紹
我們的團隊
旗下媒體
關鍵評論網
every little d.
INSIDE
運動視界
Cool3c
電影神搜
未來大人物
歐搜哇
商益
旗下節目
多元服務
Ad2
Taketla 拿票趣
關鍵議題研究中心
Cr.ED
ShareParty
達思智能科技
士奇傳播
與我們合作
內容行銷與廣告業務
異業合作
原創內容暨內容媒體業者合作
加入我們
新聞中心
繁
/
簡
登入
成為作者
籃球
棒球
健康生活
網球
足球
賽車
跑步
戶外
更多運動
專題
圖輯
作者群
PODCAST
運動市集
翻轉生命
排球
羽球
NFL
格鬥/摔角
自行車
鐵人三項
高爾夫
桌球
田徑
開箱/收藏
綜合運動
賣箱紅茶
大聯盟
喜歡看各大職業運動,舉凡NBA.MLB.CPBL.NPB.P+.企業排球聯賽,皆有涉獵。 雖然只是個純粹的小球迷,還是希望能透過不同的觀點,...
追蹤作者
訂閱RSS
其他頻道
臉書粉絲團
最新文章
以「手臂」換取「縮時」ー中華職棒是否存在等價交換?
哪一座城市最適合作為職業排球的起點?
中職球員大搬風,是報仇?還是報恩?
經營簡報
所有文章
最新讀者留言
個人留言紀錄
好文收藏
2022/05/12 | 20:33
中職球員大搬風,是報仇?還是報恩?
賣箱紅茶
-
據同一篇訪問裡葉總的說法,石翔宇在原球團眼中或許無法成為一名及格的先發球員,因而遭到釋出,但對於他來說,石翔宇所具備的能力和多守位功能性,是足以成為一名稱職的替補球員的,也才會選擇網羅入隊。 我是非常同意這個觀點的,畢竟他還年輕,比他還優先該被放棄的仍大有人在,再者,以石翔宇目前所展現出來的表現,確實蠻符合葉總的評估,即是先發未滿,替補以上,這也許就是為何季前中信、味全都會傾向接觸他的原因。 統一沒能接觸他和王勝偉是我認為較為可惜的部分,畢竟統一的軟肋明顯就是游擊,當初若能簽下二者其中一人,對於陣容深度絕對是一大幫助。 但既然無法回到過去,不妨可以多觀察目前林靖凱擔任游擊手的成效,倘若上半季實驗成功,或許幾年內統一就不太需要擔心游擊防區,畢竟還有林祖傑這個保險存在,往後選秀也還能再挑人,因此我個人算是非常能夠理解大餅的考量,在沒有戰績壓力的狀況下,些許的實驗是可以被接受的。(好像有點離題)。 至於富邦,在李宗賢、于森旭等人本季在游擊區常有……驚人之舉,二軍其他游擊手又還沒上來試試手氣的情況下,我不敢說有石翔宇就能解決富邦的游擊問題,但至少能多個抽獎機會嘛,而無人能銜接上一軍缺口的問題,或許就得歸咎在富邦「不會養」的狀況了,這個部分,站上Logic大的最新優文便有深度剖析,非常值得一看。 最後,如果富邦後悔的話,最快的解決方法,大概就是送守位尷尬的霸帝士一張機票,回頭找類似去年Nunez那種多守位的洋砲來暫時補洞比較實際了……
2022/05/12 | 13:50
中職球員大搬風,是報仇?還是報恩?
Yung Chia
-
還有石翔宇我當初完全看不懂富邦哪來的本錢把他丟了,富邦當時的中線就不怎麼穩固,把一個年紀正值巔峰可以守遊擊的人丟走,完全就是讓味全撿了大便宜,而且據石所說在他被釋出之後最先來跟他接觸的是中信兄弟,然後才是現在的東家味全龍,我還有些意外,畢竟大家也都知道統一的遊擊殘破程度跟富邦有得比,結果居然沒去接觸,的確石翔宇守備偶爾還是會凸槌,但現在他的美技也很多,守備範圍跟傳球臂力也絕對能撐得起遊擊至少三年以上,不曉得富邦會不會很後悔把他免費丟了
2022/05/10 | 23:14
中職球員大搬風,是報仇?還是報恩?
賣箱紅茶
-
沒錯,文中五位球員的樣本數都夠多,所以數據較不容易失真,且被其他因素影響整體成績。 而且觀察如:陳品捷、胡金龍、吳東融、王玉譜等樣本數比較少的球員,會發現他們對上前東家的成績都不盡理想,當然不能排除後續隨著打席和出賽數增加會有所改善就是了。 洋將部分包含:霸林爵和昨日對上前東家富邦,完成本季初登板並奪下首勝的索沙,以及您留言中所提到的洋投,也都是桃猿隊在其他隊伍選擇不與之續約後,網羅入隊的,或許是球團內部評估搭配些許運氣成分,讓這些老面孔洋投能在猿隊重獲新生,成為重要戰力。 畢竟聘請熟面孔洋將其實是把雙面刃,優點是狀況和實力相對好掌握,不容易踩雷(尤其台灣還有個洋將殺手:夏季濕熱天氣);相反地,隊數少導致對戰頻繁,投球策略較容易被破解,因此猿隊在使用回鍋洋投這部分,算是非常有一套。
2022/05/10 | 12:23
中職球員大搬風,是報仇?還是報恩?
paul
-
看完文章後,轉隊球員對老東家要有好表現不是容易的事。我看到作者列舉的例子,都是有一定的打席數和投球局數。另外作者文章中:在中職裡面,如何從釋出的球員或不續約的洋將中,找到適合自己球隊的球員,不是容易的事。讓我想到2017年的lamigo桃猿,從獅隊找來賽格威、道恩斯,表現脫胎換骨。2018年從獅隊找來尼克斯,以及從兄弟找來克恩三世,都對老東家投出不錯成績。那時自己想說:桃猿隊有夠厲害,別隊不要洋將,來到桃猿隊後能夠發揮洋將的長處,繳出更好的成績。
2022/05/10 | 12:10
中職球員大搬風,是報仇?還是報恩?
賣箱紅茶
-
感謝回覆,其實不是錯字喔,教育部前陣子有修正過,目前「徹、澈」是通用的~
2022/05/10 | 11:55
中職球員大搬風,是報仇?還是報恩?
paul
-
Gone!三分彈,等的就是這一刻,讓Mesa shut up,讓他戰術上的運用,澈底失敗。 這段文字裡面:徹底失敗的徹打錯子,不是澈。
2022/04/25 | 22:01
企排17年總回顧-距離職業化還剩幾哩路?
賣箱紅茶
-
非常感謝您的回覆,整篇回文的觀點也是極度明確且充分展現對於台灣排球聯賽的未來展望,其中某些部分,更是我未能察覺到的領域,讓我受益良多,也是我於文末希望大家能夠透過討論區集思廣益的原因。 1.國營事業轉職業的部分,在T1規劃成立初期,即出現台啤身為國營事業,是否能夠加入聯盟的問題,所幸最終獲得解決,聯賽也能以6隊的規模順利開打,然而正如您所述,這種狀況不會是第一次出現,當然也絕非最後一次,假設SBL的台銀,乃至於排球的台電想加入職業聯賽,必定會舊事重演,期望各方能從台啤這個成功案例,尋得解方,讓球員們擁有適宜的舞台發揮所長。 2.關於切割排球協會的部分,我也非常贊同您的想法,一旦受限於協會的框架之下,老實說,這和SBL無異。再以兩個職籃聯盟和SBL進行對比,便可初步看出經營模式的專業與否,以及行銷的投入程度,也是影響整體聯賽是向上發展,抑或是持續沉淪的主要因素之一。 而在協會制和公司制的抉擇,我也是傾向前者,並不是每個運動都能期望有個登高一呼的人出來主持聯賽成立或運作(P+:陳建州、賽車:台灣幾位教父級人物和藝人姚元浩等),因此,與其等待機遇出現,不如以國內已成立多年的中華職棒作為借鏡,思考一個符合國內排球市場的成立模式,才是良策。 原先的企業排球聯賽也能功成身退,轉為培養新星為主,讓未來有意願從事職業排球運動的學生球員除了原先所屬學生層級的聯賽之外,多了一個出賽機會,搶先適應賽季生活,青年國家隊的選材也能有個參考基準,甚至是作為往後職業聯賽的選秀球員池,都顯見企排轉型是富含益處的。 故常聽見有球迷笑稱「SBL根本變成職籃農場」 老實說,有何不可? 聯賽的存在意義本來就取決於需求,目前職籃聯盟當道,倘若SBL能轉型成功,反而對於台灣籃壇是件好事。 3.第三類球員的構想也是我未能思考到的領域,對於吸引球迷以及提升聯賽整體競爭力,具有極大的助益,只是相關規定只能有待主事者們討論,並做出改變,無論是在企排,抑或是職業聯賽中實施,都是可以考慮的。 *有關於文中提到的T1亞外制度,或許是我陳述的不夠清楚,才讓兩方的資訊存在不對等,造成誤會,以下請容我稍作解釋,若有錯誤或不符事實之處,再請您不吝指教: 對於T1的第三類球員制度,我認為存在混亂的點僅存在於「亞洲外籍球員」這個區塊。 若是用最為一致且簡單辨別的標準,即「FIBA認定為該國的本土球員,即可以亞外身分登錄為T1球員」那便可排除相關爭議。 但依據我所知,T1的亞洲外籍球員認定實則有幾項不同的標準,例如:無論是否有血緣關係,在該國出生或長居,因而持有該國護照(通過)、父母輩有一人為亞洲血緣關係(通過)、土生土長的本土球員,如:查拉帝(通過),甚至是曾經出現爭議的雲豹狄安森,以及先前效力獵鷹,而後轉戰海神的陳內斯,尤其後者的血緣是隔代的,並非為父母輩,印象中也未擁有護照,結果也都通過。 未能擁有一個大方向的統一標準,加上規章制度未開誠佈公的攤在陽光下,實則讓人感到有些混亂不明,也可能出現一種例子:假設有一個土生土長的美國球員為菲律賓的歸化球員,持有護照但與亞洲在其他領域毫無瓜葛,是否也符合亞外規定呢? 本季中職將整個聯盟規章以PDF的方式全數公告在官網上,供球迷們閱覽,個人認為是釋疑的最佳典範,包含球季初曾出現的本壘攻防戰、延賽的決定權責,都能透過條文得到釐清,爭議也相對減少。 因此若是文中對於T1的亞外混亂制度敘述較為不清楚,讓您產生誤會,再請您見諒,我的本意已在上述文字之中,請您參閱,若有錯誤再麻煩指正,非常感謝! 最後,還是再次感謝您的回覆,讓觀看本文的讀者們多了一個新的角度看待台灣排球職業化,也希望政府、協會、球員和球迷們能一同努力,讓台灣排球變得更好,加油!
2022/04/25 | 11:39
企排17年總回顧-距離職業化還剩幾哩路?
Karsten
-
整篇文章是個優質好文,職業化的確非一蹴可幾,國內排球其實還是有受眾的,許多人在學生時代特別是高中、大學都有接觸過排球,但若要職業化就是需要與娛樂產業做競爭,且相關制度也還沒有準備好,光是許多球員還同時是學生球員,沒有身分切割就是很大的問題了,以及聯賽內還有國營事業體,國營事業球隊轉職業也會有相關問題,以及現在職籃火熱的情況下,放大了台灣的場館租借與老舊問題. 這一季有幾支球隊也看得出有想要職業化的想法,且嘗試著用職業化的方式去經營,但未來重點還是需要與排球協會做切割,需另外跳出來做職業聯賽無論是公司制(P+)或協會制(CPBL、T1),當然排球可能有一個邱澤但沒有一個陳建州,協會制可能會是比較可行的制度,希望主事者與相關從業球隊不要滿足於現況,滿足於看似聯賽處於上升期的火火熱熱,否則慢慢的最後只是在走籃球SBL的舊路而已,也會逐漸地消耗那些有心的想要職業化的企業. 另外T1是第三類球員制度(外籍生、華裔、亞外、規劃球員)皆使用這個名額,註冊兩名單場登錄上場一名,應該先了解人家制度再來說,不需要沒有去認真了解人家的制度,就主觀的用踩別人的方式來證明自己論點,雖然他們現在很多人跟風跟著罵拉,但至少那些企業還願意投入到這個產業,況且有些還是大企業,看在排球上還是有點羨慕,且他們也試著在有能力的本土球員比較沒那麼多的狀況下,嘗試一些沒有使用過的制度,試著增加球賽的競爭力與精采度,未來排球想要職業化,開始做業餘與職業的切割,也可能會遇到這樣類似本土球員能力的問題陣痛期,畢竟現在連學生球員身分都還沒切割,在制度上這些先行的其他球種職業聯賽都是可以參考的. 且我倒覺得這種的第三類球員制度,應該會蠻適合現在的企排,或是未來的職業化的排球,可以用這個第三類球員制度與現有的洋將制度去搭配調整,可以提供球隊與球員另外的刺激,或許也有機會請到日韓的一些老將,可以用來當作一些行銷噱頭,為國內球員帶來不同的視野與經驗,在國外的華裔球員也有多一些機會,把他們都當作同一類的身分且只能上場一位,也可以避免過多的外籍生或非本國籍的球員,當然這樣的第三類球員規範,還可以再討論看有沒有更適合台灣排球的方式. 最後我相信排球絕對是除了棒球、籃球以外,最有機會職業化的團體運動項目,況且台灣排球的球員實力真的進步很多了,再多一點刺激讓整個環境產生正向循環,台灣排球加油
2022/02/24 | 18:53
「是明星聚會還是季中頒獎典禮?」—論中職明星賽
Cin Dia
-
@賣箱紅茶 所以說,開發迷妹市場很重要啊~(喂 套句顆顆鍾說的:女孩子的錢才好賺 放在明星賽投票,就是:女孩子的票才好動員啊~
2022/02/24 | 16:51
「是明星聚會還是季中頒獎典禮?」—論中職明星賽
賣箱紅茶
-
宋晟睿和陳文杰的票數確實比陳子豪高。 的確有些特殊因素仍會導致同隊球員中給票優先順序受到影響~ 同時也存在王威晨這種幾乎都能擺在第一順位,甚至有成為橫跨聯盟巨星潛力的球員。 只能說「投票」這個行為是很難單看數據量化的。
2022/02/23 | 21:47
「是明星聚會還是季中頒獎典禮?」—論中職明星賽
Cin Dia
-
李凱威確實對龍隊也非常重要 但此時就回歸我一開始所講的:球迷基數和動員能力 其實這點看同一球隊的不同球員之間會更明顯 去看兄弟外野前四高票裡,後三位的宋晟睿/陳文杰/陳子豪各自的得票數就更好懂了 所以我有時候會.....算認真也算半開玩笑的講: 票選這玩意,有時候就是拚迷妹盤。迷妹基礎深厚的球員,得票數通常不會差;迷妹不夠多,除非是各隊球迷的公約數,不然票數通常不會太高
2022/02/23 | 14:20
「是明星聚會還是季中頒獎典禮?」—論中職明星賽
賣箱紅茶
-
感謝您的回覆! 1.沒錯,球迷的動員能力在明星賽票選是非常有利的因素,且並無對錯之分,因為那也算是一種球隊的軟實力,同時證明該球隊具有足夠的圈粉能力,吸引球迷。 2.人氣票選中游擊部分我也是投給坤宇,一部分是攻守俱佳的表現,另一方面平鎮(眷屬)二游再次連線的吸引力實在太過巨大XD 3.潘志芳的部分,的確上半季兄弟二壘若沒有他頂住,必定成為陣容破口,再加上因疫情停賽前,他的成績和李凱威是相差無幾的,因此粉絲選擇將選票投給他,理應是沒有問題。 但我之所以會如此撰寫的理由有三: (1)此項人氣票選的網路票選部分是從10月開始,11月截止,故參考之成績表現至少得以4月開季至11月這段期間進行評斷較為合理。 相較於上半季火燙,而後因傷及岳東華傷癒復出,進而上場空間遭壓縮的潘志芳,李凱威近乎整季穩定的成績,之於龍隊的重要性是不亞於潘志芳之於兄弟的。 (2)如我自己也常出現一個謬誤:「看Box score數據好的人,就認為他是表現優秀的一方。」 但這在NBA是會被嚴重打臉的邏輯,因為有些人數據很漂亮,但實際展現的比賽內容是會讓你吐血的…… 也因為這樣,「累積數據」常常成為許多人判斷 何者是優秀球員的指標,那麼數據優於潘志芳的李凱威,理應會獲得較高的選票才對。 Ps.但極可能忽略如您所說的球員存在的隱藏價值(扛住特定防區,扮演要角。) (3)由於談論到潘李之爭的段落是我個人想法,因此可能會有較多的主觀意見(如:為李凱威抱不平等)。 正如文章前段兩派球迷(成績至上、人氣至上)所持不同立場,我們也不會去評論對錯,純粹都是針對議題去做討論,對於聯盟未來若有意在票選機制或競賽規則上做改動,也能作為參考。 故在這個論題上,我僅陳述自身看法及描述該現象,若有不周全之處,再請您見諒。 非常感謝您的回覆~
2022/02/23 | 12:55
「是明星聚會還是季中頒獎典禮?」—論中職明星賽
Cin Dia
-
以中職的生態來說,母隊球迷的人數基礎/動員能力影響很大 其次是球員本身的人氣和球迷動員能力 我爪迷,去年的人氣票選我一開始二壘是投靖凱 就.....一來他真的表現好,二來就眷屬票(咳 但如果讓我二壘選第二個人,我還是會選潘志芳、而不是李凱威 因為他扛起了兄弟上半季的二壘 去年兄弟開季二壘人選很頭痛,大家又不是不知道,最後阿芳扛住了 即使後來岳哥回歸(打的也......),而阿芳又双傷了 我還是會給他 爪迷去年大概都是因為這個原因而投給潘志芳的 何況他又不是沒有實力,只是非常痛痛........
2022/02/07 | 23:10
【纖女散花】龔詩雯的神奇逆轉秀
fb - Majin Chen
-
大學之前已經很喜歡龔詩雯這個選手 , 他有點像之前豐商畢業的張育陞, 同樣是乙組起家。而他高三那年除了穩定接發跟輸出外, 也會以罕見的跳發進攻。 但是進師大後彷彿停火一樣, 除了聽到他雙兼沙排選手外, 大學比賽中他也大多擔任替補, 防守外進攻也趨於保守, 一度以為是他自己以及球隊的安排, 感到惋惜 。 但有一次從旁聽說他對於不能擔任先發感到遺憾, 於是等到了現在, 我覺得一次次讓他上去終於讓他打回以往的氣勢, 或許這個月後重新被其它隊伍看見而提高對策, 我相信他能繼續突破的。
2022/01/22 | 15:20
「獅意了,然後呢」統一獅該有什麼實質作為?(上)
Gao-Le Liao
-
二軍會人手短缺,就代表總球員數量太少。若是擔心某些球隊因兵源不足,而不敢增加場次,是否因人設事? 每隊季末砍掉那麼多人,再來說兵源不足? 場次太少,光老將和下二軍調整的主力大概就占去2席以上先發,還剩多少能來培養年輕新秀! 希望不會為了省錢而不願擴大二軍場次
1
2
3
4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