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
簡
集團資訊
關於我們
集團介紹
我們的團隊
旗下媒體
關鍵評論網
every little d.
INSIDE
運動視界
Cool3c
電影神搜
未來大人物
歐搜哇
商益
愛料理
旗下節目
多元服務
Ad2
Taketla 拿票趣
關鍵議題研究中心
Cr.ED
ShareParty
達思智能科技
士奇傳播
與我們合作
內容行銷與廣告業務
異業合作
原創內容暨內容媒體業者合作
加入我們
新聞中心
繁
/
簡
付費服務
成為作者
登入
/
註冊
籃球
棒球
健康生活
網球
足球
賽車
跑步
戶外
更多運動
專題
圖輯
作者群
PODCAST
運動市集
動無礙
排球
羽球
NFL
格鬥/摔角
自行車
鐵人三項
高爾夫
桌球
田徑
開箱/收藏
綜合運動
阿樂的談天說地
小聯盟
追蹤作者
訂閱RSS
其他頻道
臉書粉絲團
最新文章
尚未兌現天賦未被提及的潛力自走砲-林子宸
選秀會前,關於業餘棒球的近況分析
不可忽視的安打製造機-台北市大吳寬軒
經營簡報
所有文章
最新讀者留言
個人留言紀錄
好文收藏
2021/07/15 | 14:17
選秀過後,大學生揮之不去的失落感。
阿樂的談天說地
-
您說的這個說法我也認同,要打破這樣的現象就是要等近批的高中生站上舞台後才能下定論這些決策是否合理,但換而言之,職棒是競技是要贏球的,著重於培養而忽略現在,可能對於球隊這幾年而言,反而會是另一段的陣痛期。
2021/07/15 | 11:16
選秀過後,大學生揮之不去的失落感。
park15
-
提供一個方向,球團傾向選高中生還有一個目的,就是減少被球迷罵的機會,短期內打出成績代表我眼光好,打不好就說還早,高中生養到25歲才見真章,過了六七年,當年的決策者早不曉得到哪去了。
2021/07/15 | 10:38
選秀過後,大學生揮之不去的失落感。
park15
-
二軍跟業餘混打十幾年就做過了,是後來聯盟想說建立自己的聯賽比較正規才分開,但中間還是有很多二軍借將是大學生。 過往培訓隊的球員,不管是在左訓訓練或出國比賽,中間沒修到的學分都是用寒暑假補。
2021/07/15 | 00:08
選秀過後,大學生揮之不去的失落感。
阿樂的談天說地
-
謝謝您提供的意見,開南大學對於投手這部分的養成是有目共睹的,也有許多高中默默無名的投手進了開南有大幅度的成長,對於大學訓練這部分其實真的是因人而異,訓練在於個人,比賽的調度則是教練團間的考量,若不深入了解,也不方便在此多下定論。
2021/07/14 | 23:59
選秀過後,大學生揮之不去的失落感。
阿樂的談天說地
-
@fb - 邱仕丞 協會與聯盟間若能做個更完善的方案規劃及整合,想必無論對於哪一方都會是更大的幫助。
2021/07/14 | 23:51
選秀過後,大學生揮之不去的失落感。
阿樂的談天說地
-
一方面球團希望可以比起大學端給好手更好的環境及訓練,但相對的也會因此埋沒較晚發展出來的選手,此外您提到美職系統的部分,美職對於拉丁美洲及亞洲是採取開放的年限一到即可入球團小聯盟培養,而選秀會的部分則是以美國,波多黎各及加拿大的球員為主,而根據相關的報導美職選秀大多都會以大學選手居多,也有一部分的高中畢業球員,但並沒有像台灣如此懸殊的差距。
2021/07/14 | 22:24
選秀過後,大學生揮之不去的失落感。
fb - 邱仕丞
-
這我就覺得,身為棒球運動火車頭的中職,有沒有這種回饋社會的宏觀了 若有,扮演東道主邀請青成棒菁英來二軍同場競技,共同提升台灣棒球人才庫,應是美事一椿 大家都在批評二軍打樂樂棒球,根本無養成效果,中職真的該重視二軍的發展 而站在青成棒的運動選手角度,我相信那種挑戰更高水準的血性是有的
2021/07/14 | 22:12
選秀過後,大學生揮之不去的失落感。
fb - 邱仕丞
-
這絕對是重要的考量,謝謝您的意見 所以我提的是大專聯軍,畢竟大專體系裡有升學導向的學校社團,也有更多是體育科班生,到了聯軍選跋時,球員個人生涯發展就會決定參賽與否 這個盃賽也不一定要與二軍長達數月相連結,或許類似挑戰賽或交流賽一週或三五戰,但不計入二軍戰績 對二軍選手而言,增加對戰組合提升職業選手的陌生對手臨場反應能力 而對有心挑戰職業層級的大專球員們,則是一個表現的舞台 只是奇想,但覺得以台灣青成棒這攤死水,或許是個共贏的契機
2021/07/14 | 20:58
選秀過後,大學生揮之不去的失落感。
Juland Hou
-
建議打二軍聯賽的 不要忘記他們是大學生啊,只要進校隊就不用上課了嗎?
2021/07/14 | 19:36
選秀過後,大學生揮之不去的失落感。
密卡登
-
以另外的角度來說,球團對大專生著重的是即戰力而非璞玉,就養成來說,養成大專生等到成品時年齡也差不多要準備走下坡了,這跟選高中生的思維剛好相反,有這種趨勢其實一點都不意外。 但另一個值得探討的是,球探們對國內大專階段的養成是否大多有所顧慮,否則為何要在高中時期就積極出手網羅?這跟美職系統也大多以網羅高中生為主的思維是否雷同?
2021/07/14 | 16:05
選秀過後,大學生揮之不去的失落感。
Yung Chia
-
說起大學生我真的最一肚子火的就是開南大學,本來想說余謙打完U18之後去念大學,在賽程沒高中那麼緊湊的情況,會不會有更多喘息的空間,結果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郭李建夫居然給他瘋狂濫用,還搞壞他原本的投球機制,而且開南出產的投手被搞壞投球機制早已大有先例,我想這也是為何兄弟不敢在前面就選岳少華的最主要原因吧,因為開南的投手真的得花很大的力氣去修
2021/07/14 | 15:28
選秀過後,大學生揮之不去的失落感。
阿樂的談天說地
-
沒問題,謝謝哥的分享
2021/07/14 | 14:36
選秀過後,大學生揮之不去的失落感。
木永可名
-
借分享喔!
2021/07/14 | 14:26
選秀過後,大學生揮之不去的失落感。
阿樂的談天說地
-
您說的對,但相對的各個球團理應也要更重視大學生的發展,不應都過於投入於高中生中,造成選秀生態失衡的發展。
2021/07/14 | 14:21
選秀過後,大學生揮之不去的失落感。
阿樂的談天說地
-
謝謝您提出很好的建議,但或許短期的併入會是可行的辦法,例如暑假的時候邀請大專及社會的前兩名加入打短期的賽事,長期需考量大學生上課,業餘球員要上班,交通費用等其他因素,會是較難實踐的一個部分。
1
2
3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