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如果說昨天小戴擊敗 Intanon 是靠著她的身體強度與意志力,那麼今天她擊敗 Sindhu,讓我們看到的是小戴的另一個面向:料敵機先、策略執行能力精準幾乎無懈可擊。
戴資穎很可能是改寫了女子職業羽球對於「體能訓練」要求的人物,如果是只看籃球不看羽毛球的人,可以把這件事想成 Karl Malone 和 Michael Jordan 積極健身,對1990年代以後NBA打法和球員身材要求所帶來的變革。
東京奧運目前為止,台灣陸續有捷報,身在英國的我們也與有榮焉。我很肯定地說這一奧運讓我看得最感動,除了得獎時的喜悅,更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選手們面對勝負,全力以赴。付出過後,問心無愧的運動家精神。
台灣網壇傳奇球星盧彥勳在今年東京奧運敗給德國年輕好手Alexander Zverev後,結束了20年的精彩職業網球生涯。本文為大家整理這位台灣網壇傳奇的幾場經典戰役,並分享其自傳「盧彥勳的堅持」的一些讀後心得。
英國奧運選手為何在沒有獎金的情況下願意披上戰袍為國爭光呢?英國的美式足球教練跟球員在沒有薪水的情況下,為何又願意付出他們的時間跟金錢呢?期許台灣也能透過這一次的奧運來提升人民對於運動的重視。
義大利女排目前在奧運拿下三連勝暫居分組第一,面對來勢洶洶的義大利,或許大家關注的焦點,都是年輕的王牌舉對Paola Egonu,但其中不可或缺的,還有撐起義大利的防守、同時也是隊上年紀最大的自由球員Monica De Gen...
伍家朗去奧運要掏自己腰包買出賽球衣以致未有印上香港區旗,被建制派議員批評。但最後揪出來的,是羽毛球練縛式的贊助合約的問題,甚至有可能是職員疏忽沒有看清合約到期日而犯上低級錯誤。
儘管場外仍有民眾抗議,儘管這是個沒有觀眾的泡泡奧運,這些過去被台灣家長視為「次文化」的文化,如今成為體壇最高殿堂開幕儀式的「主流」,在文化與科技的背後,永遠都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