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次經典賽中華隊打出不錯的成績,但投手不穩是最大的問題,也點出中職投手的養成,外界有討論中職未來該換比賽用球,還是限制洋將成2投1野,讓中職可以培養大物投手,本篇除了討論中職對於投手改革方向,會點到現階...
截至6月9日賽後,聯盟平均防禦率是3.30,單隊場均得分則是4.13,兩項都是2010年以來的新低。平均防禦率甚至略低於2010年,實在不可思議。得分如此困難的最大原因就是長打消失,那長打為什麼不見了呢?
不知道龍迷在看上週的比賽時,是否覺得比賽很悶?那不是錯覺,上週味全的運氣非常差,差到跟單週全敗的富邦不相上下,差點讓人忘了週末其實是主場開幕三連戰。也因此戰績一路下墜,從聯盟第二變成連五成勝率都保不住...
復賽後全壘打產量提升,體感上打者變猛不免讓人質疑「是不是用球又偷偷怎麼了」,話題從球迷一路延燒,甚至燒上新聞和轉播。彈力球到底有沒有捲土重來這個問號,就讓本文說明因果,並提出最終解答。
今年用球彈性係數從去年上半季的0.574、下半季的0.563,直接大幅下修變成0.555。各項打擊數據幾乎都就地腰斬,讓許多論者直說,果然一切都是彈力球的錯,中職打者沒有那麼厲害。但真是這麼回事?一切都是彈力球惹的...
換球實際上的改變到底是什麼,除了球比較不容易出牆以外,還有什麼影響?有球員說球會變形,在數據上能反應出來嗎?如果這顆球用整季,到底會把中華職棒的球迷帶回到幾年前,是2010,還是1990,讓我們一起來檢視這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