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次經典賽中華隊打出不錯的成績,但投手不穩是最大的問題,也點出中職投手的養成,外界有討論中職未來該換比賽用球,還是限制洋將成2投1野,讓中職可以培養大物投手,本篇除了討論中職對於投手改革方向,會點到現階...
T1 League秘書長張樹人在先前受訪時已經提到,聯盟召開常務理事會議作出之決議,確定下周開始每隊洋將「註冊人數」將放寬從3人變為4人。對於目前暫居龍頭的中信特攻而言,這會是一個相當好的補強機會,也能讓調度上...
T1 League在九月初宣布人事異動,除了新增副會長一職由前悠遊卡公司董座劉奕成出任外,原先的張運智秘書長及賈凡賽務長接轉任顧問,由前中信特攻GM張樹人及高中體總副秘書長謝志成接任。除了人事異動外,聯盟也針對...
T1聯盟在成立的首年,因為整體的籌備都比較倉促,因此透過洋將制度來彌補本土球員素質參差不齊的缺陷,採取了洋將每隊可註冊四人,第三類球員每隊可註冊兩人,上場規定則是採取「四節十人制」。大量的洋將出現在場上...
本文重點螢光筆: -PLG選秀權其實沒什麼價值? -洋將簽約、老將挖角 新秀幾無發揮空間 -黃金世代後繼無人?PLG行銷策略並未對症下藥 -不重視培養年輕球員 PLG未來發展的隱憂
兩大職籃聯盟的成立宗旨,都是期望幫助台灣籃球進步,甚至喊出「自己的籃球自己救」的口號。但是就他們目前的政策方向看來,似乎正在複製ABL的模式。這麼做真有助於台灣籃球進步嗎?
T1 League在9月13日舉行媒體茶敘,針對聯盟的各項規章制度還有聯盟目前規畫的進度向外借來進行說明。在茶敘中賽務營運長賈凡也公布了新賽季T1的洋將制度,今天就讓我們來看看T1元年的洋將規範以及對於新賽季的影響吧...
羅力條款一經定案,「九年太長應該縮短」之聲紛紛興起,不過,九年真的太長嗎,讓洋將轉籍成為本土球員,到底對洋將是好是壞,對本土球員又會有什麼影響?一個條款的出現往往會牽一髮而動全身,其中的利害關係,且讓...
羅力條款通過後,洋將來台有9年的年資則可被視為本土球員,但大多數遠渡重洋而來的洋將,在中華職棒都只待過短暫的幾個月,能撐超過幾個賽季的十分少見,球隊數過少導致對戰頻繁,使用的球路久了便容易被摸透,再加...
不論有傳言的新聯賽是否會出現,籃協本週召開SBL第18季第一次球團會議,最重要的決策就是UBA外籍生投入選秀、以及新球季的洋將規範,但在這「單洋將、身高203公分為限」的規定之後,其實還有更多議題值得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