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想要提升跑步速度,或是想要跑得更省力,就必須學會快跑的技巧。 我們在LSD(長慢跑)後或是想要建立速度時,都會安排短間歇訓練,有些教練會稱之為「快步跑」或「加速跑」,通常會以最大...
觀察影像是學習動作最好的方式,所以我做了一部影片,分析現今最強的馬拉松選手Eliud Kipchoge的跑姿,同時整理出幾個跑姿的重點: - 擺臂時手掌不超過身體中線,同時貼近軀幹 - 眼睛前...
很多跑者在接收到「高步頻」的觀念之後,實際跑步時卻發現速度會不自覺地變快,然後就變得愈來愈喘,沒辦法維持太長時間,也因此會感到疑惑:「我是不是不適合高步頻?」 其實跑步的速度是『步頻』跟...
早幾年上市的《天生就會跑》、《更快更安全的赤腳跑步法》在台灣帶動起赤腳跑步的觀念,在操場或道路上不時會看到有人打赤腳跑步,連帶極簡零落差(Zero Drop)鞋款與五指鞋也愈來愈受歡迎,很多跑者已經拋...
當腳掌跨到膝蓋之前落地,就會形成剪應力(Shear Stress),而剪應力是造成膝關節受傷的主因。試想一根筷子垂直於桌面撐著,手掌用力從頂端往下施壓,由於沒有水平分力,所以不會形成剪應力,因此筷子不...
9月25號尼可拉斯博士特地為台灣的菁英跑者與教練舉辦了一場研討會,希望大家能更深入認識姿勢跑法的概念、且期望達到共同討論交流的效果。 在博士把姿勢跑法的概念簡單介紹完畢後,台下的教練與選手們開始...
Haile Gebrselassie是當今最偉大的跑者之一 每分鐘180步頻是由丹尼爾博士所提出,在他的著作《丹尼爾跑步方程式》中提到於1984年的洛杉機奧運會期間,每天都在跑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