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3/04/30

「有沒有哪條肌肉最重要?一定要練哪條肌肉?」

每條肌肉都有它擅長的功能、角色,了解訓練背後的目標,不必刻意強調誰最重要。了解設計這個動作、訓練背後的原因,確定這個動作、出力方式是符合病患或學員需求,同時也要注意自己「矯枉過正」的思維,許多教科書、...

2023/03/19

【動作控制】顛覆教科書「高、低負荷訓練新思維

你是否也會這樣想……? 肌力訓練一定要拿重量,沒拿就練不到肌肉? 練肌肉就是每一塊都練到很大、很壯就好?拿越重就練越多的穩定,核心就越強?

2022/11/15

運動員該怎麼熱身?靜態伸展?動態伸展?

得當的安排賽前以及訓練前的課表,進而提升運動表現

2022/09/18

《2022 U18亞青女籃》升等商務艙、總統發文祝賀只是錦上添花 什麼才是中華隊真正需要的備戰資源?

不僅蔡總統發文肯定,籃協也強調會作為代表隊的最佳後盾,全力提供備戰資源,回程機票亦獲得廠商贊助升等商務艙。然而,相較於這些賽後的錦上添花,中華隊更需要的是實質上的備戰資源投入。

2022/09/08

【一百種運動生活】從棒球場到研究所 放下球棒換個方式延續棒球夢-林衛宣

現職國立體育大學台灣啤酒棒球隊體能教練教練的林衛宣,將自己除了睡覺的時間都奉獻給棒球,球隊訓練、研究所文獻研讀、棒球影片檢視,這一切都是來自對於棒球的喜愛。

2021/06/17

球路旋轉、轉軸,共軌效應的下一步 —旋轉鏡像Spin Mirroring

當運動科技開始普及,轉速轉軸等資訊可以測量後,數據該怎麼實際運用,本文做了論證。除了執行共軌外,能不能讓要搭配的球種有相似的旋轉,可能也會是一個重點,那也就是鏡像(Spin Mirroring)的概念。

2021/03/31

《109HBL》隊史首冠背後,泰山高中的「土狗科學」

經歷103學年度在冠軍賽倒下的挫折,和後續幾年的起伏,泰山高中教練廖文彬在奪冠後激動表示,「等了十年,就是為了揮出這一劍」;十年的累積後,廖文彬是揮劍的人,銳利的劍鋒是培養了三年的精兵,而磨刀石,則是泰...

2021/03/24

NRC全職跑步教練吳敏,教你輕鬆跑出健康

人從嬰兒時期開始、爬然後到走、然後到跑,跑步看起來並不是一件需要讓人來教導的事情。但吳敏指出,即便大部分的人可能都有跑步經驗,但動作可能卻是錯誤的,經年累月的錯誤姿勢最後可能會對身體造成負擔。身為亞青...

2021/01/21

職業網球之路---以吳東霖為例

網球是個孤獨的運動,單淘汰的賽制,最後的冠軍只有一個,所以絕大部分的時間都要承受失敗與挫折,如果心理不夠強大,就會被這些懷疑自己的壓力與心魔打敗,進而影響成績與臨場的表現。

2020/12/24

棒球打擊─揮棒速度越快就越好嗎?關於揮棒速度與時間的關係

打擊」可說是棒球運動中最困難的一項運動技巧,當一投手以時速140公里投出之快速球其到達本壘的時間約0.43秒(cook,1966),就在這短短的0.4秒中,打擊者若決定要擊球則必須在投手將球投出的一剎那啟動打擊的反射動作...

2020/12/15

來給科技部調一下-2020唐肇廷運科訓練專訪

去年十月,因為唐帥的經紀人來問我一些事情,隨口提了一下"唐肇廷很喜歡運科的東西啊!",我也隨口回了一句"那請他有空到我們實驗室來啊!"~結果,他真的來了,也在今年打出生涯年。

2020/07/07

在美國,成績沒有達到標準,置物櫃馬上被清空,連練球都不行;在台灣,就算考 0 分也能打球。

「美國的技術訓練與體能分開,每次的技術訓練只有 1 個小時;對台灣學生來說,訓練量突然差這麼大,會有點不習慣。」楊賀丞非常訝異,「台灣夏天可能從兩點練到六點半,四個半小時;在美國我們每週一、三、五各做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