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循環30・成就女神」計畫,將現有的運動模式科技化、運動數據可視化,進而達到提升會員運動成效的目的,從一個以前沒有想過的角度切入,讓現有的運動會員從規律運動開始,勇於追求卓越,讓運動模式擁有更多未來性。
臉部辨識系統近期在大型的展演,如演唱會和體育賽事上開始被廣泛運用,主要是用在快速驗票進場。然而許多人權團體認為,雖然臉部辨識系統是出於善意和商業用途,但有可能會被用在負面用途。
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辦理「2023年度運動數據點子松」,鼓勵社會各界提出運動數據運用點子,公開徵選數據應用發想、驗證創意,創造運動數據多元應用。
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委託資策會打造「運動數據公益平台」,預計於5月18日在台大醫院國際會議廳辦理「運動數據公益平台啟動暨競賽頒獎典禮」,活動除了頒發「2022運動健康數據創新加值應用競賽獎座」外,同時也安排...
「台灣國際運動及健身展(TaiSPO)」將於3月22日至25日在台北南港展覽2館舉辦,共有160家企業參展,使用800個攤位。本次展出內容不僅涵蓋多元的運動及健身用品,還有更多運動科技產業進駐,在展覽開始前先由運動視界帶...
由教育部體育屬指導「111年運動科技應用跨領域人才培育計畫」舉辦的2023運動科技論壇暨展示於1/7號圓滿落幕,本次活動多家廠商展示的運科產品,讓與會者看見台灣也具備發展運動科學的技術力。
運動科技的使用,已經擴展到更廣大的領域,無論是觀賞型、參與型;是專業比賽用還是休閒娛樂用,在未來,擁有怎樣能力的人才會是運動科技蓬勃發展的時代最需要的人才呢?運動科技的應用關鍵在於技術嗎?台灣運動科技...
本篇內容,取材自第44屆奧林匹克研討會關於運動的未來演講內容與 英國索爾福德大學(university of salford)科學傳播和未來媒體系主任、生物倫理學家 Andy Miah 教授對於電子競技數位運動觀點的整理,更多Andy Miah教...
運動科技為近年運動產業顯學,現在賽場上,不僅較勁各選手的體力及技術,更考驗各國科學技術導入,輔佐選手的程度。有效運用運動科技,不僅可避免傷害外,更能提升訓練品質,提升選手佳績。
何孟謙/邱文信 清華大學體育系/運動科技中心 首先恭喜多倫多暴龍隊以4:2結束總冠軍賽,從1995年加入NBA賽事前後24年以來,首次挺進總冠軍賽即奪得金戒指與金盃,對手還是尋求三連霸的勇...
「路跑APP」整個城市都是我的公益路跑! 如果每跑一公里,都能變成一塊錢,那相信會有更多人穿上跑鞋開始路跑!很抱歉,目前還沒有這種活動...,不過本次要介紹的APP能讓你跑的每一公里更有價值,它是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