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運動受了傷,看遍各大醫院、診所卻遲遲不見效果? 從健身房尋求協助,才發現醫師、物理治療師、教練給的答案都不一樣,究竟每個專業職責的內容是什麼? 受傷後什麼時期該去找誰?閱讀本文,了解專業間如何分工,以及...
常常在醫院診所看到治療師教病人拿啞鈴、背槓鈴等,也常在健身房聽到教練幫學員按摩、做伸展等。究竟物理治療師與教練的界線在哪裡? 兩者之間又有何差異? 閱讀本篇文章,或許你對專業分工會有更不一樣的想法。
同樣都是穿著白袍的醫療人員,對一般人來說確實比較難分辨兩者之間的差異。復健科醫師跟物理治療師最大的區別包括:治療方式、診斷的思維、教育養成等。兩者之間沒有誰比較厲害或懂比較多,就像各行各業、各有所長。
肌肉肌腱等軟組織的受傷是運動傷害常見的問題,而超音波因為可以精確評估這些易受傷的軟組織,所以又被稱作是復健科醫師的第二個聽診器。那麼到底做超音波究竟有哪些好處呢?讓這篇文章告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