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距離交易截止日還剩一個多星期,活塞前鋒Jerami Grant交易案還沒發生,最近跟老鷹前鋒John Collins的謠言個人覺得相當有趣。
歡迎來到MIND排行榜,本篇要排名的是筆者心目中NBA現役大前鋒前十人。在排名開始前,先講講排名的標準:首先,我會用上個賽季的表現為主,換言之,主要是看「當季表現」而排,不是「歷史地位」。不過,雖然參考上季...
更重要的是,Collins幾乎可說是Trae Young的最佳拍檔,兩人合作時的正負值+4.2,在所有Young的合作夥伴當中,僅次於Young與Clint Capela合作時的+4.3。
獲得大合約的球員,有些被看重的是他的潛力——也就是他的未來表現。這些球員多半不超過 25 歲,已經嶄露頭角,但他們的球技仍有值得開發之處,球團豪擲大把金錢,為的就是他們接下來的爆發表現...
今年的大前鋒市場各球員的身價可能會呈現「巨大級距」,領銜的代表球員將是2017梯次的兩大年輕新星,但接下來卻多半都是功能性比較單一的中生代即戰力,或是早已離開巔峰期的老將。
再過一周後就是選秀、自由市場也緊接著開啟,預計從 7/30 的選秀會開始獨行俠就會有所動作,一直忙碌到自由市場結束。開市之前先來看看獨行俠應該關注哪些球員:
我問 Collins 他有沒有聽過李小龍經典的 "Be water" 名言,結果他開始背起來:「他必須像水一樣,不管身處什麼環境,將自己融入那樣的形狀。」
直到季後賽在 Joel Embiid 頭上的那一灌之前,許多人對於 Collins 的最大印象,可能還停留在他和 Young 之間為了球隊角色定位的齟齬,而非他出色的攻防能力⋯
這一支天賦滿滿的勁旅,和去年同樣東區第一,也有三名球員列入年度防守陣容的密爾瓦基一般──在第二輪便跌落神壇。筆者不想先談Simmons與Embiid的矛盾,也不想談Rivers在執教上的問題。我們可以先從Tobias Harris談起...
難得可貴的是,老鷹打倒東區龍頭七六人隊,靠的並不只是球星威能,他們陣中得分排行前三名中,Trae Young 以及 Bogdan Bogdanovic 的外線命中率各自只有 39%、30% 而已...
首輪出局已經不再是令人滿意的成績,小牛隊有許多決定得做,包含 Tim Hardaway Jr. 將進入自由市場、Josh Richardson 1160 萬元的球員選擇權,以及 Willie Cauley-Stein 的球隊選擇權,都是優先待辦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