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1/10/28

《2021年MLB季後賽》從聯盟冠軍戰 檢視近代季後賽趨勢

先發投手沒用了?牛棚車輪戰可行嗎?全壘打太多不好?擊球至上就能贏球?讓我們從這次的冠軍系列賽討論看看。

2021/10/24

睽違22年!亞特蘭大勇士再度登上世界大賽殿堂

22年有多長,從小孩出生到大學畢業,真的夠久了,恭喜亞特蘭大勇士

2019/10/16

《2019 POSTSEASON Diary》----- 終於等到

棒球是失敗遠比成功還多的運動,有的時候對於信任的球員,你就是只能有耐心,看看能不能等到他建功。更需要等的可能是球隊,像小熊等了108年才拿到冠軍,雖然目前離冠軍還有點距離,但至少,國民球迷終於,不用再等...

2019/10/12

老將的價值與急凍鳥打線:驚奇連連的Sanchez帶領國民隊過頭關

整場只出現1支安打的紅雀隊,不是被國民三大先發給徹底封鎖,而是敗給了35歲的老將Aníbal Sánchez ...

2018/10/24

有驚無險!道奇再次殺進世界大賽

今年(2018 賽季)大聯盟例行賽美聯出現三支「百勝級」球隊,反而去年拿到聯盟最多勝(104 勝 58 敗)也是國聯霸主的道奇,今年戰績上一路與洛磯、響尾蛇打得膠著難分;今年國聯雖未出現百勝級球隊,但...

2018/10/20

《2018 POSTSEASON Diary》----- 深度,怎麼用?

這幾年的季後賽,一直證明陣容深度很重要,增加牛棚深度,就讓你可以更充裕的在危機出現時換投,增加代打深度,就讓你可以在比賽後段一直有人可以從板凳上尋找新的機會,對於投手需要打擊、比賽後段每9個人就會遇到....

2018/10/18

《2018 POSTSEASON Diary》----- 消失

永遠不要說,已經看過棒球場上所有的事情。 面對一支特別的球隊,特別的戰況,就會有特別的事情發生,而特別的教練更會執行出特別的調度。說實話我不見得認同,但如果他一路上就是用這種特別的思維拚...

2018/10/17

《2018 POSTSEASON Diary》----- 巧合?

這是一個科學化的時代,就連棒球,也多了許多數據分析,從當年紅極一時的「Moneyball」開始,球員的選擇、投手的改造、防守的佈陣,都多了更多科學研究。 但是,卻總是有很多事情,就是這麼...

2018/10/11

國聯冠軍賽前夕-戰意高昂,釀酒人挑戰國聯王者

釀酒人真的是今年的大驚奇,先是拉下小熊登上國聯中區王座,季後賽首輪又完全把洛磯壓著打。 接下來擋在面前的,是去年國聯冠軍、洛杉磯名門道奇隊。 季末8連勝封王,加上橫掃洛磯的3勝,釀酒人目前...

2017/10/20

《2017 POSTSEASON Diary》----- 終於

也許是從郭泓志2005年登上大聯盟開始,台灣球迷對於洛杉磯道奇這支球隊有了更多的認識,若在那段日子說美聯洋基,國聯就差不多是道奇了。 也差不多是從2006年,郭泓志成為繼王建民之後第二位...

2017/10/18

《2017 POSTSEASON Diary》----- The Turnaround

太空人想要聽牌,小熊想要避免被聽牌,兩支球隊在各自的戰場,都展現了想要早早掌握比賽的氣勢。 但比賽不是只打一局,不是只打六局,而是九局,要能把氣勢延續一整場比賽,投打全盤的發揮,才能在險...

2017/10/16

《2017 POSTSEASON Diary》----- 耐心

「耐心」其實是棒球場上很重要的一環,進入投打對決時,如果失去耐心,很容易就會被牽著鼻子走,投手是如此,打者亦然。 放到一整場比賽,除非你就是遇到天降神兵,否則上帝不會一整場比賽都不給你機...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